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普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1/7/18 10:44:03  点击数:

本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思想、文化、物质、社会、法治等基础,在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进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做出了示范。

 

景谷:全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各项工作,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政治基础。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推进机制,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统筹考虑、统筹推进,把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教育培训、机关大讲堂等学习培训重要内容,不断打牢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规范常态化宣传教育。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干部教育教学内容,把每年1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加强“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建设,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针对不同行业和人群,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努力将创建工作融入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之中,体现在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之中。拓宽渠道强化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创建工作浓厚氛围,全方位开展示范创建宣传。

强化“八进”活动,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群众基础。深入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通过“八进”活动拓展延伸,促进创建活动接地气、聚人气、有活力,创建工作实现全覆盖,形成了人人讲团结、处处抓团结的良好氛围。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始终坚持立标杆,树典型,积极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领头雁,充分发挥标杆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交往交流交融,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情感基础。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注重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抓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活动,进一步加深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不断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倡导文明行为,积极培育邻里团结、家庭和美、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强化高质量发展,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发展基础。突出项目引领,产业转型结构优化。近年来,景谷县积极构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加快实施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加速推进生猪、肉牛产业发展。全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特色经作物齐头并进,山地牧业量效齐增、淡水渔业持续发展。绿色工业转型迈出新步伐,文化旅游服务业增添新活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发展,有力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景谷通用机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景谷至宁洱、振太至景谷高速公路,省道331线云仙(普洱)至勐班公路景谷段等建设有序推进;完成下邦弄水库、救命田水库等重要水利工程建设,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通过验收,农田灌溉面积、人饮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网全覆盖,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础。

强化保障改善民生,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惠民基础。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57.49%提高到90.61%,实现幼儿园“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目标,民办幼儿园普惠率达100%;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提质达标通过省级验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顺利完成。建成全市一流文体中心,实现“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完成“三线一单”编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到位。景谷进入省级生态文明县拟公示名单,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称号。突出全民抗“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精准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广大各族群众积极踊跃投入防控战斗,在“战疫”中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切实将全县疫情防控过程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

强化社会治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稳定基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政策法规,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坚持法治、德治、村民自治有机融合,制定出台《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条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条例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坚决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在饮食、节庆、婚嫁、丧葬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着力抓好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着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各级人民调解组织。

景谷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团结、自觉维护团结、不断加强团结,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民族感召力。全面谱写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景谷篇章,切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景谷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景谷县委统战部  景谷县民族宗教局)

 

江城:五个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更加深入人心。

突出高位推动,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障。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形成了民族理论县委常委会必学、民族政策逢会必讲、创建调研督查必问、民族团结干部选拔必考、年终班子考核必评的创建工作常态。先后制定出台相关文件,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改善民生、边疆治理、疫情防控有机结合,并纳入“十三五”和“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创建工作既有短期目标又有长远规划。

突出宣传教育,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氛围。发挥日常宣传效用。抓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好声音、好故事,引导全县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宣传活动、“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社会氛围。发挥主题教育作用。利用江城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召存信民族团结楷模展示馆)、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双推进”展示馆、民族团结宣传示范街等,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 发挥典型示范带动。积极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领头雁,充分发挥标杆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突出情感交融,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识。挖掘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及“双百”工程,推出《边地情深》《人走茶不凉》等一批文艺精品,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建成中老越文化展示馆,举办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中老越三国边境商品交易会等活动,加强与老挝、越南文化商贸交流,促进中老、中越睦邻友好和团结合作。创造共居共事共乐条件。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同社区共单元、同学校共班级、同机关共科室、同企业共班组成为生活常态,各族群众相扶相助、和谐共处,形成共居共事共乐、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式和谐社区。推广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中小学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3所。积极倡导社会文明风尚。大力开展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积极培育邻里团结、家庭和美、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各族群众团结互助活动等系列一家亲活动,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突出民生改善,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各级公路1456公里,率先在全市实现通村、通组、入户道路硬化全覆盖,建成么等水库、三国庄园水库等一批水利设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76万亩,新增耕地面积2.22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4.3万亩。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000人以上。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2016年,顺利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验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103.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26%,202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达100%。扎实推进健康江城建设,县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机构建设全面达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力改善民生福祉。坚持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实现贫困县摘帽、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8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突出社会治理,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环境。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法律保障基石。着力加强社会治理。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推进“五进”宗教活动场所和“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全覆盖,全面落实“一网两单”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来信来访案件处理率达到100%。完成“七五”普法,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大幅度提升。抓牢守边固边稳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各族群众坚决搞好团结、守好国门、管好边境、防好疫情、过好日子,构筑起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建立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边疆更加和谐安宁,呈现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江城县委统战部  江城县民族宗教局)

 

(图片由西盟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西盟: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

西盟佤族自治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矢志不渝守边疆,不忘初心求发展,砥砺奋进谋幸福,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以“盟誓塔”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盟县民族团结“盟誓塔”,是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弥足珍贵的红色基因及优良革命传统,是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在边疆民族地区的赓续,是边疆各族人民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见证、信念之塔。多年来,西盟县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团结“盟誓塔”精神和忠诚、团结、进步、和谐的“拉勐精神”,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教育、引导全县各族群众争做爱国爱党、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模范,塑造团结奋进创新、走在时代前列的西盟形象。

以“示范创建”为载体,讲好西盟民族团结故事。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探索出“创建+N”的“西盟经验”,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作出示范,树立了良好的国门形象。2019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西盟县委、云胶集团西盟分公司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新时代“枫桥经验”西盟实践创新发展,连续4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以“阿佤文化”为纽带,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新歌。中国佤族原生态歌舞《佤部落》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以脱贫攻坚、民族团结为题材的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也被国家民委列入支持《云南省建成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合作协议》备忘录。民族文化成为了佤山的靓丽名片、民族团结和谐的示范、展现美丽西盟的重要窗口。     (西盟县委统战部    西盟县民族宗教局)

 

景东:三步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景东彝族自治县通过“三步走”,紧紧抓住时代脉搏,紧密结合景东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方向,促进了全县各民族和谐交往交融。

第一步,强理论、奠基础。今年,景东县将民族宗教政策培训列入党校培训内容,在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村(社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社区)村委会副主任和全县村(社区)党组织委员、村委会委员、村(居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培训班中,安排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要论述、民族宗教理论及业务方面内容的专题讲座。

第二步,重宣传、聚人心。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开展以“育新机、开新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结合干部职工学习大会、主题党日等认真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并利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电视台播放历史文化纪录片《民族团结誓言》等方式,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让各族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扎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形成了强大合力。

第三步,丰载体、扬文化。以活动为载体,以打歌、舞蹈和小品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发挥民族文化渗透力和感染力,弘扬和传播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景东县委统战部  景东县民族宗教局)

 

镇沅: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工作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以五举措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工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一家亲”融入国旗下讲话、每周主题班会、校园“红领巾小喇叭”广播、校园黑板报等宣传内容;将“中华民族一家亲”融入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氛围。在校园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校园内醒目的地方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不少于3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入脑入心;将“中华民族一家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中华民族一家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内容融入中华传统节日开展“端午经典诵读”“中秋话团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在重大纪念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缅怀中华先驱、诵读烈士遗书等活动;提倡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行为,建立“节水、节电、节粮”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开展“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行为”作文竞赛;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张贴“三节”“三爱”宣传标语,坚持每周一堂劳动课;常态化推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小手拉大手  爱国卫生一起走”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助推全县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纳入学生素质教育、文明校园创建、教师资格认定、教师招聘和职称评聘、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中。通过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推普工作乡村行”、“小手拉大手,推普路上一起走”等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青少年中开展“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还注重打造“新时代好少年”宣传常态化品牌工作。

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依托乡(镇)乡村少年宫平台,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将苦聪人蜂筒舞、彝族陀螺、傣族舞蹈、书法、象棋、陶艺、经典诵读等融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在校园生根发芽,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镇沅县委统战部  镇沅县民族宗教局)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普洱:以生态保护之“力” 谋绿... 下一篇: 黄桂枢与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