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 民族文化 >> 列表

 

“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故事

  来源:民族时报 时间:2022/2/11 点击:1729

 

1950年8月,经过艰苦的谈判,普洱专区(下辖现在普洱市、西双版纳自治州、临沧市沧源县)35名头人组成民族代表赴京观礼团,观礼团成员有傣族13人,佤族10人,拉祜族6人,哈尼族3人,傈僳族1人,布朗族1人,佤族头人代表1人。普洱专区民族代表赴京观礼团赴京观礼期间,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中佤族头人拉勐多次参加毛主席的接见。普洱民族代表赴京观礼团在参加完国庆观礼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下,先后参观天津、南京、上海、武汉、重庆、昆明等城市。观礼团成员沿途受到了各地民众的热情接待,深切感受到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分子的温暖。

1950年12月26日,观礼团成员回到普洱后,召开了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普洱专区26个少数民族的头人、首领、代表参会,与会各民族兄弟在听取赴京观礼团的报告后,对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有了全面的认识,共同决定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1950年12月31日,为纪念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的举行,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民族团结会议的精神,普洱专区第一届少数民族代表大会决定按照滇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举行盟誓。

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第一届少数民族代表3000余人齐聚当时的普洱县城(现为宁洱县城)红场,共同举行“民族团结盟誓”仪式。按照盟誓传统,举行了剽牛、歃血、喝“咒水”、签字仪式。剽牛由佤族头人拉勐实施,拉勐在3000民众的关注下,按照佤族传统习俗,在默念佤族传统咒语:“哦,造万物的利吉神,阿佤人第一个窝朗头人克利托,为阿佤人寻找幸福的江三木罗,我拉勐今天剽牛,要跟共产党走,为今后不再打冤家,不再砍人头,和司岗里的兄弟民族团结一心,你们在天上看着,让我的剽枪剽在牛心上,让剽倒的牛倒向南方。”念完咒语,拉勐将剽枪刺入水牛的前胸,经过三次剽击,水牛倒向南方,剽口朝上,拉勐高兴得高呼:“共产党勐(佤语意为‘好’)、毛主席勐!我们各民族将团结一心,世世代代跟着共产党。”参与盟誓的各民族代表高声呼喊:“水!水!水!”剽牛的结果为大吉,红场上各民族代表异常高兴,傈僳族代表李保杀了一只大红公鸡,将鸡血滴入一个个酒碗中,各族代表和党政军代表刺破大拇指将鲜血滴入酒碗,共同喝血酒。大会主席团主席张均带领主席团代表共同宣读誓词:“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落款为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

歃血仪式结束后,傣族代表召存信、傈僳族代表李保、佤族代表拉勐、大会主席张均等48人在誓词后面用傣文、拉祜文、汉文签名,随后镌刻成碑,矗立在红场东侧城楼旁。

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立以来,滇西南各民族团结一心跟党走,共同维护了西南边疆的团结稳定。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立以来,普洱专区分出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被划入临沧市,参与盟誓的各种民族在后来的民族识别中,被识别为14个少数民族,不管历史如何变迁,各民族始终坚守当年的誓言,用行动、生命和鲜血维护着滇西南边疆地区的团结和稳定。参与盟誓的傈僳族头人李保被国民党残余力量逮捕后,宁死不屈,拉祜族头人李扎迫用生命守护民族团结,佤族代表岩火龙用生命和献血捍卫自己的誓言,佤族头人拉勐一生坚守誓言,全心投入民族团结工作,傣族头人召存信担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50年,一辈子用自己的行动坚决捍卫民族团结。

70年来,滇西南各族同胞积极支持共产党领导剿匪战争,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自己行动维护着当年的誓言。如今,经过盟誓树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已经迁入了宁洱民族团结园,为保护民族团结誓词碑还建立了八角亭。2006年,民族团结誓词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国家民委将其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称民族团结誓词碑为“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CopyRight www.puernews.com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普洱市委宣传部 中共普洱市委统战部 普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