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先锋时评
 

沉浸式旅游体验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3/11/7 9:37:51  点击数:

本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乡村的全面振兴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村庄的振兴,未来村庄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将村庄科学定位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和搬迁撤并类村庄谋划产业发展。

村庄振兴,规划先行。在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的同时,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但更要靠“经营村庄”激发活力。否则,如果只建设、不经营,只投入、不收益,缺乏造血功能、缺乏产业植入和专业化运营,在造成财政投入浪费的同时,村庄已建成的发展成果也难以巩固。因此,经营村庄既要讲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做好村庄旅游的谋划、策划、规划、计划等系列工作,以沉浸式旅游体验赋能乡村振兴,实现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

当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普遍提高,消费需求渐趋多元化,人们出游更加注重对目的地文化产品的深入了解,以亲身体验、互动等方式感受新鲜感,体验“乡愁”、回味“乡愁”,增强旅游获得感,沉浸式旅游体验正逐渐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沉浸式旅游体验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挥游客的主观能动性,游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索获知景区景点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体验经济消费自然应运而生。

沉浸式旅游体验的背后,实则是消费需求的改变。数据表明,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4亿人,他们更需要高品质的生活、高品质的产品来满足精神享受。此外,“90后”“00后”也正成为未来旅游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对于年轻人来说,单纯的看风景已不再是主要追求,他们更加注重与旅游目的地的情感融合,追求更多个性化和社交化这种代入感较强的旅游新业态产品体验。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打造和推出更多个性化旅游产品新业态和新场景,正是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机遇和有力抓手。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旅游产业既是“幸福产业”,更是“富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要围绕地方独特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和红色革命文化、民族风情习俗、应季节庆活动、房屋建筑风格、非遗传承、地方歌谣等文化色彩谱系以及深入挖掘“土特产”潜能,切不可抄袭复制,要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谋划村庄的发展战略和做优“土特产”文章,在消费心理、市场需求、业态走向、商业模式、文化创新等问题上深入研究,结合沉浸式故事、沉浸式场景、沉浸式设施、沉浸式活动、沉浸式服务等要素保障,加快打造沉浸式旅游项目。同时,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更应注重运用新技术在沉浸式旅游项目领域的应用,为人们带来更智能的数字生活新体验。

加快推进打造沉浸式旅游新业态,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政府要健全完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在确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加大重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强化土地、林地、环保等方面的要素保障,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上花心思、下功夫、见成效,不断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全力打造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平安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权衡好“得”与“失”的关系,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要以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市场主体”的运营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创新和创意驱动乡村旅游转型。

纵观普洱市的优势和发展定位,在加快“两示范一胜地”建设上,乡村旅游发展应牢牢抓住“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成果、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直过民族、“山清水秀必干净”的自然生态等优势,深挖其蕴含的文化脉络、历史沿革、生态保护等价值内容,加大加快实体景点、场景和“穿越时空”“聆听时代回响”的虚拟场景再造,打造身临其境、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张春泓)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小单元”构建清廉“大格局” 下一篇: 增强“四力”做成事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