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视觉 > 图观普洱
 

普洱:以生态保护之“力” 谋绿色发展之“变”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李超  时间:2021/8/9 12:37:53  点击数:

△热带雨林中的绿色延伸。 (资料图)

普洱日报讯(记者  李超)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普洱市宛若一颗“绿海明珠”,镶嵌在瑰丽多姿的彩云之南,孕育出丰富的生物物种,成为享誉世界的动植物王国和天然氧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

长期以来,普洱分布有高等植物5600种、动物1496种,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物种、三分之二的西黑冠长臂猿和半数以上的野生亚洲象栖息于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点赞和关注。

如何逐绿而行,因绿而兴,在保护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把绿色资源变为经济产值?普洱市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保护为先  让指挥棒成为绿色“保护伞

晨披雨露,暮顶星辰。每天早晨7点不到,家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李春政就早早准备好中午的饭菜,踏着露珠,开始了新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直到晚上8点回家。不管刮风下雨,这是他日复一日的工作。

李春政今年42岁,自2016年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以来,在他和同事们的悉心管护下,576亩集体林无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现象的发生,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这样的“小精灵”,也逐渐多了起来。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普洱市累计选聘445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呵护着大山深处的一草一木和野生动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普洱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大事要事。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运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先行先试。

普洱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在全省率先编制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普洱实施方案(2013—2020)》,颁布实施《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同时,建立和完善了绿色政绩考核体系、GDP与GEP双核算体系、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在全国率先实施绿色经济考评,落实生态文明考核“一办法、两体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量化到干部考核中,以绿色政绩考核倒逼绿色经济发展。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下,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使全市90%以上的生态系统类型和80%以上的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企业、社会的环保自觉得到有效激发,糯扎渡电站自发建立了库区野生珍稀保护植物园和野生动物拯救站、云景林纸公司自愿加入减排项目实施10万亩碳汇造林、云南鼎宏科技公司用“云游碳汇”平台帮助思茅区龙潭乡老鲁寨村民实施森林碳汇精准扶贫……

绿色筑底  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如果说万物和谐共生的普洱是一方珍贵的自然宝地,那么景东彝族自治县无疑是这块宝地上的样本。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最为独特的地区之一,景东县境内的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万余公顷,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是地球同纬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被学术界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人类望向自然的眼睛”。为了保护它,长期以来,景东县以科学保护资源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科学研究和资源监测工作,在“两山”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上下足功夫,守住了绿水青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23种兽类、373种鸟类、43种两栖类、60种爬行类;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86种兽类、323种鸟类、65种两栖爬行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就连黑鹳、钳嘴鹳、赤麻鸭等候鸟也相继到景东县越冬,享受着安逸的生态环境。

历史上,世代生活在普洱这片绿色沃土上的各族人民就有保护生态、爱护自然的文化传统。经年累月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朴发展观世代相传,成为今天弘扬绿色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因。从政府到民间,从干部到群众,这一文化传统汇入了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焕发出新的活力。

工作中,普洱市委、市政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贯穿到全市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的全过程,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管控,积极构建“三线一单”管控体系,划定出的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比例达25.9%,建成国家湿地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自然保护区18个,建立澜沧江短须鱼芒中华刀鲶叉尾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思茅区国家级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以及“景东翅子树保护小区”和“菜阳河柿保护小区”两个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小区,全力推进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建设。

同时,大力开展生态公益林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全市湿地保护率达68.8%,全市生态系统类型约有55种,占云南省全部生态系统类型约32%,全国1591种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中普洱分布有591种;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2015年,景东县开展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成为中国首个挂牌示范县。2018年,普洱市率先完成全市及9县1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成为全国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研究(TEEB)示范基地,全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429亿元;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繁育技术研究,基本掌握白鹇、原鸡、野猪等野生动物繁育技术;珍稀鱼类叉尾鲇人工增殖技术取得成功,中国结鱼、巨魾人工增殖及人工驯养取得成功。开展了印度野牛、绿孔雀、西黑冠长臂猿、景东翅子树等极小种群的野外监测、迁地保护、种群繁育工作。在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安装了24小时实时视频监控探头,并引入无人机进行预警监测,在绿孔雀的野外监测中拍摄到绿孔雀活动的影像资料,填补了国内野外绿孔雀影像资料的空白。

科学利用 让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保护优先是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根本前提。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绿色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备受关注。为让生态“颜值”变成经济“产值”,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近年来,普洱市紧紧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千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着力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优化升级。

编制实施涉及34个重点行业的绿色产业发展地方评价规范及技术标准,引导各行业绿色发展。建成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完成166.8万亩现代茶园生态化提升改造,全力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强市”,有机茶认证面积达50万亩,认证面积、企业、证书数均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咖啡78万亩,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市在园水果、坚果面积17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云茯苓、白及、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基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依托朱有勇院士团队开展林下有机三七种植试验3910亩,价格高出市场上普通三七原料5倍以上,曾经闲置的林地1亩收入高达10万余元。安琪酵母、中国中药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普洱。安缦、洲际等国际品牌酒店项目加快建设,引进东软、松赞文旅集团等携手打造最美半山酒店。值得一提的是,为保护景迈山世界最大、最古老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普洱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讨论,毅然放弃开发深埋在景迈山下蕴藏的22亿吨铁矿石。

如今,普洱市初步建成了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4大绿色产业基地,并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融合茶叶、咖啡、生物药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县区有龙头企业、乡镇有支柱产业、村组有主导产业、农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开发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释放出的生态红利如阵阵涟漪发散,使农民的收益与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融为一体,在普洱这块土地上愈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景东县:全力提升城市品位 着力... 下一篇: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