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普洱新闻
 

【“十三五”成就巡礼】院士与农民的致富“化学反应”

——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工作纪实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郑璐  时间:2021/4/15 10:27:59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郑璐)    他们是院士,长期致力于前沿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他们是农民,属于“直过民族”这个特殊的深度贫困群体。

他们在北,身处首都,服务于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

他们在南,世代居住在祖国西南边陲,而这里是国家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全国“直过民族”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他们相遇,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2015年,中国工程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开始结对帮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这一命题带来新的答案。

尽我所能  用人和智“激发”脱贫致富动能

重重青山,过去像锁链一样困住了大山深处的村民。院士集结、智力汇聚,让澜沧县有了解锁的金钥匙。

2015年,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和他的团队主动请缨,率先进入了这一边陲之地;2017年4月,中国工程院组织21名院士出席“定点帮扶云南澜沧现场推进会”;2018年4月,17名院士亲临指导在澜沧县召开的“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推广现场会”;2018年开始,中国工程院选派刘元昕、何朝辉先后挂任澜沧县的重要职务……自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中国工程院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先后组织200余人次的院士,数以百计的专家跨越上千公里,汇聚到了澜沧县。

人来了,帮扶的“智慧”也来了。

中国工程院一批批帮扶力量深入澜沧县把脉问诊、开具良方,在澜沧县设立了首家“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确定了有机中药材产业、冬季马铃薯产业、冬早蔬菜产业、职业教育发展等16个重点扶贫项目,并启动试行“一位院士、一个团队、一家企业”的工作机制;帮助澜沧县编制完成了《澜沧县科技扶贫示范县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澜沧县农业绿色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为澜沧县今后几年的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稳定脱贫关键在于产业脱贫,科技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紧扣澜沧县深度贫困、发展落后短板,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共同确定了科技扶贫目标定位,通过院士、专家的人力智力帮扶,大幅度提高扶贫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经过全面调研和精准分析,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委、县政府共同确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即立足本地光热水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结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智力优势,将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大力培育符合澜沧县实际、符合市场需求、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重点产业,带动农民群众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变到从事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把青山变成“金山”。在推进产业扶贫中,还采取“政府+企业+科技人员+农户+社会组织”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即地方党委政府抓统筹、抓监管,企业出资金、找市场,院士专家出技术、出标准,农户出林地、出劳力、获得报酬,协会、合作社负责行业协调。这种模式构建了政府、企业、专家、农户等各方之间的资源利益联结机制,让各方的积极性都能在产业中体现,具有示范、复制和推广的意义。省委、省政府已连续2年在澜沧县召开全省科技扶贫工作推进会,总结和推广澜沧县科技扶贫的典型经验。

一组数据即是佐证:仅在2020年,全县推广种植林下有机三七11429亩,带动农户2849户、1.03万人,每户平均增收2.5万余元;

全县种植冬季马铃薯面积2.2万余亩,带动农户0.86万户、3.4万人,平均每亩为农户带来增收3000至5000元;

由中国工程院引进的企业带动全县冬早蔬菜种植面积1万余亩,并取得了示范带动效应……

力我所及  用技和资“分解”千年贫困枷锁

2018年4月,在澜沧职业高级中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指导班结业仪式上,澜沧县糯扎渡镇谦迈村农民周扑生拿着一个“大洋芋”走上台,从朱有勇院士手中接过一万元的“奖学金”和结业证书。这个“大洋芋”重1.395千克,用周扑生的话说,这是院士“老师”留给农民“学生”的“作业”,而1.395这个数字是本次的最好成绩,获得了一万元的奖励。其实,对于周扑生和广大农民来说,更大的奖励是他们学到了科学技术,并通过运用科技,让自己富裕起来了。

2017年以来,中国工程院通过“职业教育+基地+农民”的教学模式,为澜沧县脱贫攻坚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的乡土人才、创业人才。学员学成返乡后将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周扑生就是其中一员。

自对口帮扶以来,中国工程院依托“院士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加大院士、专家智力帮扶的力度,培养了一大批面向市场的实用型人才、本地创业人才和新一代农民,提高了群众的劳动技能,“输血式扶贫”加速转变为“造血式扶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使得科技培训在长效扶贫脱贫过程中的助推作用日益明显。

科技的投入让农民们掌握了真才实学,打开了致富之门。

物资的投入为农民们带来了真金白银,夯实了脱贫之基。

2020年,是中国工程院大力投入各项扶贫资金的一年,也是六年来的一个缩影: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协调引进院士专家指导班办班经费500万元、冬季马铃薯示范推广经费1000万元、良繁基地建设资金800万元;引进安琪酵母公司、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投入资金约3010万元;助力澜沧县销售农副产品712.026万元……

曾经,重重青山限制经济发展,如今,重重青山见证了一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众人拾柴火焰高。截至2019年末,澜沧县累计实现脱贫55480户203501人,15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61%,提前一年达到整县“脱贫摘帽”标准。截至目前,全县剩余贫困人口均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实现了全国“直过民族”区域最大、人口最多县“一步千年”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澜沧奇迹。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全民反恐共筑平安倡议书 下一篇: 普洱市与华侨城云南集团 座谈商...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