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普洱新闻
 

我们这十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2/11/8 10:23:13  点击数:

十年前的春日,山高水长,草木茂盛,那时的社会万象,“他”是见证者。

十年前的冬天,樱花灿烂,茶林翠绿,那时的人间冷暖,“他”是记录人。

十年,“他”走过冬夏与春秋,看过晨光熹微和星光灿烂,一直是“他”孜孜不息地见证、记录,把记者的荣誉写在了4.5万平方公里的普洱大地上。

十年后,仍是一张报纸,可方寸之间,“他”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十年后,虽历十个春秋,但宽窄自如,“他”有了更广博的寰宇。

“他”走过的十年,一草一木、一时一日、一勋一荣,始终相伴左右。

记得,“他”被一位不识字的老人打动,采访之余,还送了“新华”温暖;

记得,“他”受到“阿琼姐”事迹的鼓舞,学会了听,懂得了讲,找到了自己的初心;

记得,“他”五次三番探访远在异国的小学,用纸笔记录了一群特殊的普洱人,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记得,“他”逐字修改、反复酝酿,把这个城市每一次愉悦、欢腾、进步,把这群人每一刻的温暖、幸福、感动,都在这张报纸上留下了痕迹……

十年,是日复一日,却又是蔓蔓日茂的十年。

当然,我们这十年,也是每个读者的十年。

记得,“你”说,“我在普洱这片土地上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完成了与普洱这片土地的相互成就。《普洱日报》是我在普洱一次次走向成熟的见证者。”

记得,“你”说,“如今,我最关注的依然是《普洱日报》,他以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改革进取的传播方式,架起了沟通交往的桥梁。”

记得,“你”说,“在这一块阵地上,我们旗帜鲜明地发出时代的声音,我和《普洱日报》一起记录每一个值得的瞬间,讲述伟大时代中国故事里正在创造奇迹的每一个平凡人的故事。”

记得,这是我们一起携手同行的十年。

有人说,“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真好,我们正值现在。

 

2012年

●作品:《江城县成功避让山洪泥石流灾害嘉禾乡半坡村101人成功转移》

●奖项:云南新闻奖三等奖、中国地市报三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一次别样的采访

普洱日报讯(记者  刘绍容)    2011年7月25日,吃好午饭,正准备睡午觉,突然接到新闻中心电话,安排我去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做一个成功避险自然灾害的采访。

没来得及多想,背上采访包,骑着自行车赶到老市政府门口,跟前来思茅区出差的江城县委宣传部吴部长搭车去江城。

坐上车,向吴部长了解了一下采访主题。得知,20多天前,也就是7月1日凌晨2点多,江城县嘉禾乡发生强降雨(24小时内降雨量达150毫米)引发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幸运的是,此次灾害由于准确预警和及时避险,101人被成功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

乘坐3个多小时的车,下午5点多,我们到达江城县城,并在县城住下。

7月26日上午,我与几家媒体的老师乘车两个多小时赶到嘉禾乡平掌村委会半坡村民小组。半坡村民小组位于李仙江畔,山高坡陡谷深,交通不便。 当地海拔低,加之是火热的7月,即便原地不动,也会满身冒汗。我们徒步行走,采访了村民、村(组)地质灾害监测员等,详细了解事发过程,还去了灾后重建现场采访。

采访结束,回到江城县城已是下午五点多,我打算返回思茅。“大家都很辛苦,住下休息,明天再走。”吴部长半开玩笑地对我说,用不着抢独家首发了,之前就有媒体来采访过。我婉言谢绝了吴部长的好意之后,直奔江城汽车客运站。因时间较晚了,没有客车到思茅。我又到了江城县城“奔牛”雕塑前,刚好有一辆有客运资质的面包车准备前往思茅,有3个人也要前往思茅,正在跟司机谈价钱。我加入后,简单商量了一下,车费平均分成两份,我出一份,他们3个人出一份。商量妥当,我们便向思茅出发了。

晚上8点到了思茅,我匆匆吃过晚饭,趁热打铁,把在返程途中构思好的内容连夜写成新闻稿。在编辑老师的编校后,稿件于7月29日见报。

说心里话,能够获奖并不是这条新闻稿写得好,而是这个题材好,对普洱乃至云南这样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地区而言,半坡村民小组成功避险的做法具有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性,即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群测群防仍然在防灾减灾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2013年

●作品:《我在灾区的96小时》

●奖项: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普洱日报讯(记者  马洁)    2012年7月31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特大泥石流洪涝灾害。

电话里,单位领导叮嘱:“情况紧急,先去,注意自身安全。”

2个半小时后,我和一名摄影记者到达现场。

洪灾的破坏性非常巨大,是我在现场最大的感受。在受灾严重的威远镇暖里村一带,玉米地、稻田里到处都是从山上冲下的大石头,村里的一些房屋被冲得无影无踪,路基被冲毁,许多电杆连根拔起,小黑江上全是横七竖八的漂浮物。路边,我们遇到一个脸上有擦伤的女孩,小女孩只有8岁,半夜突发的洪水已经把家冲毁,求生本能让她紧紧抱住了一片木板被冲到离家几公里以外,所幸随后被赶来救援的部队官兵救上岸。我们试图和她交流,她胸口一起一伏,说不出来一句话。我们再见到她时,已是灾后第三天晚上,我们到医院看望受伤的村民。女孩躺在病床上,脸上有了一丝笑容,那是经历生死之后对生命重新燃起的光。

到达灾区的当晚,中央电视台记者要和总台进行直播连线,需要地方媒体的协助。直播连线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珠从残破的瓦头上涌下来,炸雷声一个接一个在身边响起,身后山上的树林簌簌作响。在暴雨里坚持了一个小时后,直播连线结束,灾区的情况得到及时输出。回程的途中,黑暗里,同行们说:“刚才的雷声还真有点害怕,但总算完成了直播,希望节目播出能帮到受灾的群众。”“刚才不小心踩滑,幸好旁边的一双手死死抓住了我的胳膊,将我拉起来。”……结束一天工作时,已是凌晨4点,夜晚很静,只有流水声,静得不敢睡着。

这两个片段,事隔多年,仍在眼前浮现,胜过千言万语。

4天后,我离开了灾区,离开当晚,以《我在灾区的96小时》为题,记录下了在灾区的所见所感。

一年后的记者走基层活动,我再次来到当时的重灾区,很多坍塌滑坡的山体已经慢慢重新覆盖上了草木,就在这片山峦之间,人们的生活正如这些经历过灾难的树木一样恢复了生机——曾经的受灾群众已经住上了新房、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有人说过,“记者”就是“记着”。“记着”的一切应该是真实的,而事实的真相则应该被人们铭记。而记者就是努力让自己的眼睛变成读者的眼睛,让记录和传播的东西变得鲜活而生动。

生活并不需要时时有新的主题,力量在于真实的市井人生,必须与生活打滚,不断地深华材料,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2014年

●作品:《总书记的金点子  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奖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通讯类一等奖、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一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感恩遇见  感恩职业

普洱日报讯(记者  罗成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已在记者岗位摸爬滚打了16年。可以说,我在这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新闻工作中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回忆点点滴滴中的幸福体味,我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感恩所有遇见的人和事,发自内心的感恩新闻记者这份光荣而神圣的职业。

回首16年的记者生涯,我扮演过很多角色,从最初的民生记者,到后来的时政记者,再到现在的专题记者,我有机会去了很多城市、很多地方,接触过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

有人说,记者的职业是光鲜的。其实,光鲜的只是新闻,而不是捕捉新闻的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新闻记者有着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更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理想情怀。哪怕有委屈,哪怕有抱怨,却一直为了这份梦想而坚持。刚进报社时,前辈们就告诉我,记者是一个“白+黑”“5+2”的职业,16年的亲身经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电话24小时待机,每天东奔西走,上山下河,风吹日晒,通宵加班……这些都是记者工作的常态。

我深知,既然选择了记者这个行业,就意味着付出和奉献。而且,大多数人也像我一样仍然需要依靠这个职业来安身立业、养家糊口。既然如此,那就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该采访就采访,该写稿就写稿,偶尔熬夜加班,偶尔忍饥挨饿,偶尔风尘劳苦……也许崭露头角,也许默默无闻数十年。

回首自己在报社工作的16年里,我在这里辛勤付出,也在这里收获成长。2014年,我和同事王承吉到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村采访,看到原本落后的小村庄乡村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心中不免好奇。我们开始采访,乡亲们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金点子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于是,我用乡亲们的讲述写了一篇题为《总书记的金点子 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文章,作品发表后得到了广泛好评。该文还分别荣获第二十七届(2014年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通讯类一等奖、2014年度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一等奖。之后,又有诸如《景谷地震特别报道》《出征!普洱5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等融媒体作品屡次获奖。

我明白,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奋斗。虽然天资愚钝如我,但是只要保持一颗自信的心,只要勤于思考和总结,只要在这个行业耐得住寂寞、持续得足够久,终究会等到逆袭的那一天。

感恩遇见,感恩职业。

 

2015年

●作品:《老挝乌都姆赛有所华文学校》

●奖项: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奖一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老挝乌都姆赛有所 华文学校》的后来

普洱日报讯(记者  胡雪英)    我一直认为获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奖一等奖的《老挝乌都姆赛有所华文学校》只是一个开端,听故事的人总喜欢问:后来怎么样了?作为记录者和见证者,我其实很想再去看看故事里的华文学校如今怎么样了?再为大家讲述后来的故事。

华文学校位于老挝乌多姆赛省的首府勐塞,从普洱出发三个半个小时到磨憨口岸,出关到老挝磨丁后沿13号公路一直向南,108公里约两小时就可以到勐塞。

这是2014年4月我第一次到勐塞时的路程与耗时。在此之前,我没有听说过勐塞,更想不到那里还会有一位普洱人,创办了一所华文学校。

本来只是慕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的名而去的。它是老挝和中国之间唯一的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也是“一带一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新热土,是昆曼国际大通道、泛亚国际铁路中国进入东南亚的首站。2011年开始,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由打造了西双版纳旅游新名片“告庄西双景”的云南海诚集团开发建设。到的时候,“热土”磨丁就像一个大工地,尘土飞扬机声隆隆,没有太多闲逛的地方。于是,一路向南到了勐塞,在那里见到了中老友谊学校的校长许顺宏。

2006年,许顺宏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战略,辞职到了老挝北部的乌多姆赛省创办中老友谊学校,“刚开始时就办了一年级和二年级各一个班,招聘了两名老挝老师,加上同为教师的父亲和妻子5个人,从16个学生一步步地把学校做了起来。”

“随着中老两国交往的日益拓展,老挝掀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潮。到老挝投资办企业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对中文翻译的需求也日渐增多。很多老挝朋友都觉得会中文能找到好工作,收入也会更高。”许校长的这番话给我的印象最深。

当时的中老友谊学校已经有了初中部,但是校舍还很简陋,也远远不能满足“中文热”的学习需求。为了学校更大的发展,许顺宏每年多次往返于勐塞、磨丁与普洱、昆明,寻求云南省、普洱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我后来几次又在普洱见到了许校长,进一步的采访交流后才完成了通讯《老挝乌都姆赛有所华文学校》,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到走出国门普洱人的生活和工作、了解华文教育,帮助支持许校长和他的中老友谊学校。

2016年,中老铁路全线开工建设,随着铁路建设的全面推进,来往与交流更加频繁,“中文热”持续升温。2017年2月,我和朋友再次到勐塞游玩。中老友谊学校已经在离规划中的中老铁路勐塞火车站300多米的地方买了一块100多亩地筹建新校区。许校长带着8岁的女儿佳妮和我们一起去看新校区选址,他告诉我们:以后,中老友谊学校还会有大学部。

2018年2月28日,从许校长的微信朋友圈得知新校区获得了投资,动工建设。4月,中老友谊学校先后与云南师范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合作协议,两所高校分别在中老友谊学校新校区建设老挝分校,并开设中文导游、机电维修、园林艺术三个专业。华文学校的好消息让我这个记录者也为之振奋,作为正在经历媒体融合发展的媒体人,我准备联合相关部门,策划一次“媒体行”,组织融媒体报道团,沉浸式报道“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老交往交流的动人故事。没准,我们还可以赶上中老友谊学校新校区的落成典礼。

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策划中的“媒体行”只能搁置。其间,中老建交60周年、中老铁路通车……中老友谊学校也成了老挝知名的华文学校,占地110亩,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容纳2500名学生,是老挝唯一一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华文学校。

使命既成,未来已来。见证初心得守,是记者的幸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会在,会一直在。

 

2016年

●作品:《静听风去起 花落疑有声》

●奖项: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一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速度与激情

普洱日报讯(记者  钟云)   那是6年前的一次采访,至今记忆犹新。

2016年8月8日下午4点多接到任务,5点回家收拾行李,然后到采访单位报到。

下午6点多,我便坐上一辆“飞机”直奔江城。一路上,不敢睁眼的我,只能用晕眩感受着速度,以及随之而来的“翻江倒海”。

晚上8点多钟到达江城。才入酒店大堂,就见一群人静默地坐着,不时传来哽咽的声音,他们是刚刚牺牲的英雄杨军刚的妻子,还有从甘肃远道而来的父亲、母亲。

8月7日,江城边防大队官兵在江城县康平镇坝卡一带查缉毒品时,发现3名男子神色慌张,形迹可疑。侦查队队长杨军刚等遂上前实施盘查,3名嫌疑男子拔腿就跑。追捕过程中,一名手持火药枪的男子突然从路边草丛中窜出,向抓捕官兵开枪射击,冲在最前方的杨军刚胸部及腹部受伤。经现场紧急救治后被迅速送至江城县医院抢救,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以身殉职。牺牲时,杨军刚还不到40岁。

如果我是父亲,我会怎么样?如果我是妻子,我会怎么样?带着这样的情感,我投入了采访。当眼泪从妻子红肿的眼睛中流出时,我感觉自己也想流泪了。

与妻子红肿的眼睛不同,父亲的神情低沉而刚劲,他一直在写。

“儿守边关缉毒犯,为国尽忠今长眠。

父母千里把儿见,千呼万唤不回还。

高堂一夜白发染,撕心裂肺泪涌泉。

尽忠报国男儿汉,忠孝自古两难全。

儿是青山顶天站,英烈忠魂世代传。”

这是消息中《江城群众挥泪送别缉毒英雄杨军刚》 见报的《悼儿诗》,老人说这已经是第三稿了。他一直在写,应该是彻夜无眠地写着——当我写这篇文章时,随手百度了一下,发现老人还在写着:“儿啊,爸妈明白这不是我娃的错,罪在那穷凶极恶的毒贩;一路黄花,白花,诉说着云南人民爱你的深情厚感……”这首《哭儿——杨军刚》是老人写于2017年,儿子不在半年之后。不知道在这位老人的余生中,他是不是还会不停地写着。

第二天是送别杨军刚的日子,“巍巍青山埋忠骨,朵朵白花奠战友。”当灵车缓缓驶过江城县滨河大道时,边防战士向英雄致以庄严的军礼。还有黄色的菊花、白色的菊花。

送别仪式刚结束,利用吃饭的时间,我迅速把消息稿子写在一张餐巾纸上,送给政法部门领导审稿。稿子通过了,心中方才放下一块石头,没想到江城县城停电了。心里想着,如果实在没电,就把写在餐巾纸上的稿子拍成照片发回单位。好在在县电视台的机房里找到了电,餐巾纸上的消息终于变成了电脑上的稿子。

这篇稿子就是消息《江城群众挥泪送别缉毒英雄杨军刚》, 这是我第一条点击量10万+的稿子。

速度之外,还有激情,那个整夜写诗的父亲、那个双眼红肿的妻子,让我无法停下手中的笔。连夜在电脑前的疾书,就有了通讯《静听风去起 花落疑有声》。写这篇通讯的时候,一片片殷红厚实的木棉花瓣在我的眼前飘落而下。

 

2017年

●作品:《调解能手“阿琼姐”》

●奖项: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三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听好故事,讲好故事

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   起初,我以为记者的责任是告诉读者“这是一座山”,后来我才知道,我的责任是记录“这是怎样的一座山”。

2016 年,我接到了采访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李琼的任务。起初看资料时,感到很兴奋,“李琼做了几十年调解工作,肯定有很多故事。” 可没想到的是,采访并不顺利。作为多年的“老调解”,李琼无疑是健谈、善于表达的人,但是谈到她自己,却是一连串的“我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很平常”“想不出来说什么”……无奈之下,我只能转换思路,耐心地听她讲那些“平常”的工作,然后尝试引导她一边“诉诉苦”、一边“逗逗乐”,努力在几个小时的叙述中,搭建一个立体的形象。

“您觉得调解工作苦吗?难吗?”

“太难了,我们作为调解员,需要反复去当事人家里,一边帮人干农活,一边调解。”

“您觉得这么多年,这个工作最让人感到骄傲的是什么?”

“多年来,虽然很多调解过的当事人我都不记得了,但他们会亲切地叫我一声‘阿琼姐’,请我到他家歇歇脚。”

……

我们聊了很久,在这些平常的话语中,“阿琼姐”三个字已然胜过笔端长长的赞誉,一篇《调解能手“阿琼姐”》自然成型。

她是一个普通的大姐,在人群中毫不起眼;她是一位群众交口称赞的“名人”,几十年如一日做好调解工作,先后获得过全市、全省、全国嘉奖……一个小镇司法所调解员的形象生动呈现。

成为记者多年,我看过很多优秀的人用各种方式诠释生命的色彩,在人群中发光发亮。许多像“阿琼姐”这样优秀的人,在向我们讲述故事的时候,也在影响着我们,让我努力向他们学习,在平凡的土壤中养出自己的花朵。好的报道不是“编”出来的,而是记者“记着”的。听好故事,讲好故事,便是属于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8年

●作品:《我给党写感谢信》

●奖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一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您感谢党,我感谢您

普洱日报讯(记者  张国营)    2018年年底,我到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走基层,得知了一条新闻线索,一个不识字的老人,通过自学,给党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感谢信。这既让我感动,也让我好奇,究竟这封信是如何写成的?

于是我来到了勐大镇半坡村黄以村民小组,见到了黄丕文老人。他的经历十分坎坷,手脚都有残疾,生活是个大问题,是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帮助了他,让他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他对党十分感激,于是萌生了写感谢信的打算。但他不识字,这样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忽然要通过看电视学识字写字,其中的辛苦和磨难可想而知。但他都克服了,一遍一遍地看电视新闻,一遍一遍地照着大字号的新闻标题来摹写,再一遍一遍地修改订正,还要想着如何措辞,可谓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将信写成了。

让人感动的,既是老人感党恩的深情,也是老人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新闻稿出来之后,我给老人寄去了报纸、《新华字典》、学习笔记。老人很高兴,他知道我是报社的记者,拿到的又是“新华”字典,所以一直将我当成“新华社”的记者。这是个美丽而可爱的误会,那么且以老人家的说法为准,不必解释了。

老人写信感谢党,采访完老人写成新闻稿,我也很感谢老人。不只因为这篇名为《我给党写感谢信》的新闻报道获得了新闻奖,给我带来了专业荣誉,更是老人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采访老人的时候,我已是入行快十年的新闻记者,起初的意气风发在时间的打磨中变得有些黯然,采访黄丕文老人,既是一次新闻采访的专业一线实践,更是激发初心的精神历程,让我有一种被“充电”的感觉。

获得新闻奖当然很开心,但我觉得最大的奖励是老人带给我的精神激励。想来,又有好长时间没有走基层采访了,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去看看黄丕文老人,去挖掘像老人这样的人物事迹,将精彩书写在行走的路上。

 

2019年

●作品:《有钱花、有玩处、有家回、有人念》

●奖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好新闻(版面)一等奖、云南报业新闻奖三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让温暖、幸福、感动, 都在这张报纸上留下痕迹

普洱日报讯(记者  李颜)    “有钱花、有玩处、有家回、有人念”,看一眼主题就觉得幸福感满满的版面。“让温暖、幸福、感动,都在这张报纸上留下了痕迹”是我作为编辑20年来一直秉持的信念,只是在每年的春节特刊版面上这种倡导和坚持体现得更多、更全一点。

2019年春节前夕,《普洱日报》美女编辑们集思广益,提炼出“有钱花、有玩处、有家回、有人念”4个主题。4个整版,5版“有钱花”:讲述市委、市政府以“三农”为中心,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等一系列保“钱袋子”措施的背后故事,浸透着真情、温暖,还有乡音。6版“有玩处”:虽然生活是“柴米油盐”的平淡,但生活日益富足的我们仍然渴望找到“诗与远方”的浪漫,利用春节长假,来普洱“沉浸式”体验边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热闹喜庆祥和,让绿色润泽眼底,让心灵追逐远方;7版“有家回”:从百姓搬进新家、各部门护航春运几个小故事着手,满纸是家的温暖、回的平安;8版“有人念”:春节前,一方面普洱市各地各部门带着浓浓的祝福和深情的问候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另一方面根植于人民群众、致力于服务好人民群众的普洱日报社记者深入一线,倾听百姓的真切心声,记录百姓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故事。“有人念”这个版面汇聚起这些爱和温暖,治愈我们过去的记忆。“有钱花、有玩处、有家回、有人念”,串起一个个新闻故事,既有面的宽广,又有点的细腻。

重大节点、值得记录的时刻做特刊《普洱日报》是有传统的,春节特刊更是年年做、一年都不少,无一例外,都以“爱和温暖”为主题。

为什么是春节?“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春节回家和家人团圆的朴素情感和认知。回家过年是一种坚守一种情怀,它关乎亲情、责任、守望,像一种本能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如何度过春节?新衣准备好了吗?年夜饭备下了吗?这一年来,家里有什么新变化?这些承载了一年的收获,是伴随一路的温暖。念兹在兹,事事总关情,我们选择用更多的笔触和镜头记录这美好的时刻,让爱回家。因为报纸是历史的记录者,每一笔记录都是历史的印证,而那岁月行程中展露的真情,更是时代的共鸣。

这个时代,确实值得记录,它的每一个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记录、去讴歌。

很荣幸,我是一个编辑,有机会用笔尖的温度、用报纸这种质朴而真实的方式,记录着行进中的普洱,用动人的故事温暖着行进中的普洱人。

我希望,历史能够一直这样充满信心、温情地被记录着;我还希望,我是一名称职的历史记录者,是温暖的传播者。

 

2020年

●作品:《出征!普洱5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奖项:云南报业新闻奖移动直播奖、中国地市报新闻三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我荣幸,我是一名时代的记录者!

普洱日报讯(记者  曹竞予)    我是一名记者,这份职业被赋予的使命是:时代的记录者。

在接到写《出征!普洱5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这一场直播背后的故事时,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当时发生的一帧帧画面。这次直播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一切,而我,也记住了这一次直播……

这一场直播,普洱50名医护人员是主角,我为他们勇敢逆行的身影感动。在《普洱市卫生健康委关于组派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后备医疗队的通知》下发后,普洱市3000余名医务人员主动“请战”奔赴湖北。他们这样“请战”:“我儿子已经成家,我没有负担!”“我是老医生,我在感染性疾病科,我最适合。”在确定50人启程奔赴武汉后,他们这样分别: 思茅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武承燕对在丈夫魏文选怀中大哭的女儿说:“别哭,妈妈只是去上班!”普洱市中医医院邓丽的丈夫张伦对她说:“你只消冲上前,老人娃娃我来管。”他们这样启程:“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施正雄、周达勇、刘忠、孔庆雨、丁琛杰、艾礼慧……这是50个值得被记住的名字。

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被收录在了普洱日报社这场名为《出征!普洱5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直播里。

这是一场令人难忘的现场直播,前方记者说:录着录着,镜头后的眼睛也不禁湿润起来;后台编辑说:第一次,边流着眼泪边在编辑器里添加内容。大家紧绷着神经,舍不得错过一段文字、一幅照片、一段视频……

关于2020年年初的记忆,我还有很多很多。我记得那一日,当我们在“掌上普洱”发布了《普洱:留下来的暖心年》这一组专题时,天已全黑。我骑着电单车从报社出发,一路上没遇见1个行人、1辆汽车。在思茅长大的我,印象中从未见到街道上如此冷清。刚开始,我还悠闲地骑着车从马路的这边到那边,画着“S”,到思茅区幼儿园门口时,我实在忍不住,把车倚靠在路边的栏杆上,掏出手机流着眼泪拍下了2020年1月28日20:30分的街景——在路灯的照射下,沥青路上空无一人,镜面一般的道路竟把昏黄的路灯折射成一道金色的光;我还记得那一日,在编辑一组复工复产的稿件时,我被从宁洱县传来的一张图片深深打动,彼时已是初春,3个背着背篓、拿着锄头的村民,弯着腰戴着口罩在地里耕作,多么勤劳而又可爱的群众……

这些画面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即便是在多年以后,我想我依然会记得这让人难忘又感动的一幕幕。

我爱这个时代,我心甘情愿地做着一名记录者。我从高中时就期望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想,我的愿望并没有选错。

 

●作品:《“化节水之姿为可持续之势”之引水篇、护水篇、借水篇、惜水篇》

●奖项:中国城市党报一等奖、中国城市党报好版面奖、云南新闻奖三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当好“桥梁”和“纽带”

普洱日报讯(记者  苏莉)   2020年,普洱市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峻的旱情,有些水库干涸,河流断流,城乡供水严重不足。“听说很快就会没水了!”“现在已经缺水了,政府部门还在用自来水浇花、冲洗大街。”……随着旱情的日趋严重,质疑声四起。5月初,我和李颜决定进行调查采访,给公众一个真相,也给政府部门一个舆情纾解的渠道。在对市水务局、自来水厂等部门深入采访后得知,普洱中心城区人均实际占有水资源量约500立方米,这一数字直逼国际标准中极度缺水红线,且时空、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量以降水补给为主,资源性、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这个事实让我俩很震惊。震惊之余,我们也了解到一些让人心安的消息,相关职能部门在采取定额供水、限时供水、分片供水、适当提高阶梯水价成本、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市民节约用水等有效措施来“节流”的同时,全力开展了“找水”和“调水”工作,并启动实施了一系列抗旱应急调水补水工程和城区饮用水源水库的连通调水补水工程,确保中心城区3个自来水厂有充足供水水源。除了采取应急之举,市委市政府也实施了长远之策——引澜沧江水进思茅坝、兴建黄草坝大型水库,从根本上解决普洱中心城区喝水问题。

对于市民反映的“喝的水没有,却有水浇花、冲洗大街”的情况,我们采访了城建部门和环卫绿化部门。事实真相是,从2017年起,普洱市就积极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在普洱中心城区实施了4个雨水调蓄池建设,这些储存下来的雨水经过净化处理就用于绿化和清洁街道等。另外,思茅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已启用了中水回用工程,每日向思茅中心城区补充绿化、环卫用水、景观用水约1500立方米。

在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采访后,各种疑问都有了答案。紧接着,我们在《普洱日报》“视点”栏目推出了两期“破解普洱中心城区缺水困局”,刊发了“化节水之姿为可持续之势”之引水篇、护水篇、借水篇、惜水篇4篇系列报道。

这次采访报道给了我一个很深的感触,作为一名记者,不仅要做好记录者,而且要做好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努力帮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2021年

●作品:《“它们”见证“他们”》

●奖项: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云南报业新闻奖二等奖、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二等奖

●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我的“名场面”,过程即美好

普洱日报讯(记者  郑璐)   今年4月,我郑重地提交了版面《“它们”见证“他们”》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明知是“陪跑”,但作为个人长远的新闻征途来说,这肯定是为数不多的“名场面”。

2021年7月,报社派出4批采访团队深入边境4县采访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工作,其中一组采访分队深入到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7月的边境线,潮湿多雨,又恰逢疫情日益严重,为不影响防控大局,一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以图文形式收集到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特殊“物件”后便返程。图文链接第一时间便在客户端刊发了,因视角独特、创意出彩,还引起不小的反响。作为纸媒编辑,我在收到零散图片和简要配文后,觉得创意和内容都不错,应该用纸媒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所以便及时重新对素材进行了归类、整理和主题的丰富,并在后期以电话采访的方式进行了完善补充。在版面组织上,以强边固防队员的十二时辰为主线索,以他们的见证物——“物件”为主要内容,最终与各个环节通力合作,完整地呈现在了版面上。回望这个版面的制作历程,从记者到编辑、制作……环环相扣,我用编辑手法有效延展了记者的创意,而制作老师则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展现了我的编辑思路。

该版面在《普洱日报》刊发的同时,也在“普洱日报”微信公众号、掌上普洱App、“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新闻网等全媒体平台进行了转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后台点赞、留言及转发较多,大家给予了积极评价,还获得了众多奖项,让我有了对这份职业、这个岗位额外的获得感。

还记得2014年刚入职时,我在报社的新闻供稿中心工作,从实习记者到记者,从“世纪广场”记者到行政中心记者,从消息稿记者到通讯稿记者,从挂名记者到获奖记者,一步一步往前走,时时总想着,“什么时候我能到四楼的编辑部呢?”直到两年后,轮岗到编辑中心,成为一名新手编辑。

可编辑是什么呢?“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做报纸”,这句话恰如其分。做好这份工作不容易,尤其做好党报编辑工作更是“硬任务”,稍有差池,影响甚广,需要思之又思、慎之又慎、细之又细,需要熬更守夜、三头六臂、朝思夕做。可走过这7年,我编辑的版面在不断发生变化——要闻版、县区版、综合版、专版、头版,收获也在发生变化——好版面奖、三等奖、二等奖……实实在在的,理想的光照进了现实。

就如版面《“它们”见证“他们”》,也是这过程的一个见证。

虽然后来,第32届中国新闻奖出炉,确为“陪跑”,那又如何呢?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里有句台词说,“说实话,我不善于赞扬别人,所以我只能用白描的办法描绘呈现在我面前的美好事物。”确实,于我而言,这披星戴月、这奔波忙碌、这晨昏颠倒的过程即美好……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扬帆筑梦融合发展——普洱日报这... 下一篇: 从“融”而行 遇见“媒”好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