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普洱新闻
 

【把人生写在边疆大地上】从普洱到思茅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2/8/23 10:05:31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记者  郭春祥  摄)

从普洱(今宁洱)再往南无公路,汽车已无法通行,全要靠步行,要走茶马古道,和马帮结伴而行,否则会有迷路失踪、遭猛兽攻击、被残匪打劫的危险。因此,我们在行署的临时招待所住了数日,只为等一队去佛海的马帮到来。

几天后,终于来了一队由120匹马组成的大马帮,主要驮运景洪、佛海、勐腊架设电话线用的器材,还有“马锅头”(赶马人)沿途赶摆做生意的日用杂货。由于边疆对敌斗争复杂,境外敌人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要及时向省里和中央报告,先把各县的电话线架起来,成了当时建设和保卫边疆的紧迫任务,而架设电话的器材除了木电杆外,其他物资(包括涂电杆的沥青)都要从昆明运来,因此才组织了如此庞大的马帮来驮运,还派了12名武装人员全程护送。

行署领导要我们跟随马帮一同前往佛海。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马帮浩浩荡荡上路了。我们开始了一次在春天跟随马帮去遥远边疆的茶马古道之旅。

在马锅头敲响的铓锣声中,马帮先是走山路,山路虽蜿蜒曲折,路面凹凸不平,但路面较宽,两边的马帮相遇时,驮马可对错而过。旱季路面干燥,走起来不觉苦,我们甚至还边走边唱歌,忘掉了这千里之行才开始启程。

随后,马帮下山坡,进入山箐。路消失了,所谓的路,就是沿箐底流淌的一条小河。这河弯弯曲曲的,旱季河水虽浅,但也有较深的水潭,尤其河底乱石纵横,水草密布,很容易使人绊脚跌倒。为了绕开难走的河段,马帮一会走河岸,一会走河里。不时有驮马负重失蹄趴下,又奋力挣扎着起来继续前进。

我们跟着马帮艰难跋涉,尤其木兰从未走过如此难走的河道。她迎着被马帮踩踏泛起的浑浊泥沙水,高一脚低一脚地、摇摇晃晃地、一步一步移动着脚步,顽强地走完了那段艰苦的“茶马河道”。

到天黑,我们才赶到马帮歇宿的那柯里马店。那柯里其实是由多家马店组成的村落,马店的房屋是瓦房,村中有石板路穿过。店主为我们煮了一锅苦菜汤(青菜),还有带壳的青蚕豆、小河鱼煮酸菜和山地旱谷红米饭。这是我们头一次吃到云南山区农家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饭后,店主提来一桶热水,叫我们烫烫脚。木兰脱下又湿又重的鞋袜,露出了满是血泡的双脚,她强忍着,没叫一声痛。店主拿来一根刺和药,帮木兰把水泡挑破,挤出血水,撒上一种草药粉末,还给了下次用的药,说是祖传秘药、专为驮马和赶马人治外伤用的。店主的热情关怀,使我们感到马店就是马帮温暖的家。

翌日,马帮要到思茅。马帮走出马店后就一直爬山。雾很大。爬上山顶回首眺望,那柯里村沉浸在雾海之底,山峰像小岛浮悬在雾海之上,一切都变得模糊、迷茫、神奇,仿佛成了神话世界中的仙境。

这一路段上有很长的石板路,石板上留下许多驮马蹄痕,是我们走过的最经典的茶马古道。

下山时,我们放开脚步冲下去,进入了群山环抱的思茅坝子。思茅城(普洱市)就坐落在坝子的中央。

现在的普洱市,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店铺栉比,新楼矗立,展现出中国茶城新风貌。谁能想象得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瘟瘴阴影”笼罩下的衰败景象?

据史料记述,思茅曾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较发达、商业繁荣,并设有海关进出口物资的边关重镇。马帮从佛海、易武、倚邦、攸乐、勐腊等茶区运来晒青散茶,在思茅加工成各种紧压茶,再运往各地销售。每到冬春干季,马帮云集思茅,形成极盛一时的茶马经济。鼎盛时,曾有加工茶叶的作坊式茶号20多家,经海关出的普洱茶曾多达15000多担。与思茅城邻近的普洱城,是普洱茶的集散中心。

可是,从1919年至1948年,思茅“瘟瘴”猖獗,先是鼠疫,继而是疟疾流行,使城区居民由原来的数万余人减为不足2000人,茶业和其他产业全部歇业,田地无人耕种……思茅城变成了因“瘟瘴”而令人生畏的衰败之城。我们来到思茅城时(1953年春),仍可看到歪歪倒倒的断瓦残壁、空无一人的民房,街上行人稀少,只有城中心的大榕树下有几处卖杂货的地摊和店铺,买东西的人却寥寥无几。当时瘟疫猖獗虽已成为历史,但民众中仍流传着“要下思茅坝、先把老婆嫁”的顺口溜谚语,对“瘴气”还心怀恐惧。

马锅头们对瘴气更是谈虎色变。因此,马帮不敢在靠近城子的地方歇息,而是小心翼翼牵马绕道到距城较远的荒田里“开凉”(露宿)。

空旷的田野里,停放着一架飞机的残骸,那晚我们就选在飞机的机翼下开凉。夜里躺在机翼下,仰望繁星闪烁的天空,对比思茅昔日的繁荣和疟疾破坏后的凄凉景象,我们意识到来边疆工作会非常艰苦,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需要献出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也许还会被“瘴魔”夺去宝贵的生命,这些问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弄得我彻夜未眠。(本文摘自《我们亲历的云南茶》著)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普洱市领导分别调研督查挂钩联系... 下一篇: 【把人生写在边疆大地上】“肖老...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