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边防固 边境美 边民富

——江城县全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陈景锋 徐瑞  时间:2022/9/22 10:35:34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陈景锋  徐瑞   通讯员  朱榆倩)   丰收季节,走进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边境村寨,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正趁着好天气晾晒玉米和坚果,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施工团队也正紧锣密鼓地施工……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实施以来,具有“一城连三国”的独特区位优势的江城县坚持以“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为目标,统筹4.37亿元投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全力打造11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记者近期深入江城县康平镇瑶家山村、界碑村,曲水镇高山村、坝伞村四个边境村,探访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情况,感受边防固、边境美、边民富的动人画卷。

 

瑶家山村:村寨美如画 游客蜂拥来

△康平镇瑶家山村干田团墩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村容村貌。 (普洱日报记者  徐瑞   摄)

走进康平镇瑶家山村的干田团墩易地扶贫搬迁点,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连着各家各户,青砖白墙的两层小洋楼整齐排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墙绘随处可见,处处有绿植,家家有鲜花,村庄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村庄变美源自村民变富。2019年,来自瑶家山村的4个村民小组72户307人搬迁至此。如何才能让搬迁群众“留得住”并且“能致富”,江城县进行了整体谋划。采取就近就地购置产业基地,购买了215亩优质茶地作为村集体资产,让产业面积户均不足5亩、人均不足1亩的瑶族群众补齐产业短板;引进大过岭茶厂和瑶岭茶园两家茶企,提供采茶岗位45个、乡村公共服务岗位6个,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确保瑶族群众收入稳定可持续。搬迁后瑶族群众的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4695元,增加到2021年的14516元。

今年以来,通过稳步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干田团墩易地扶贫搬迁点文化广场、篮球场、公共卫生间、路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水、电、路按现代化标准建设,垃圾分类处理,雨污分离集中净化,村庄亮化、绿化科学到位,村民们投工投劳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干田团墩易地扶贫搬迁点一组小组长邓庆文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巴路,也没有电,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村里人都住进了新房,水、电、路、网络、电视都通了,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想都没想过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村庄要美丽,精神要提振。康平镇在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教育,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 破除陈规陋习。同时,通过党建引领、乡村规划、民俗文化挖掘等措施来激发内生动力,让瑶族群众参与感、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得到全面加强。

目前,干田团墩易地扶贫搬迁点已建成瑶族文化传承馆、盘王文化广场、传统特色民居、旅游服务中心、茶园观光体验区,宜居宜游宜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界碑村:帮扶全力以赴 建设如火如荼

△康平镇界碑村正在推进“两污”及“电力上改下” 项目。 (普洱日报记者  徐瑞   摄)

时下,康平镇界碑村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界碑村正在发生着美丽“蝶变”。

界碑村属昭通市大关县跨地州易地移民安置村,界碑村的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从抓好人居环境、抓好项目建设、抓好产业规划、抓好强边固防四个方面入手,全力推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我们紧盯老旧闲置房屋、私搭乱建问题,通过党员带头、干部包片、人员包户的责任机制稳步推进。目前,第一批老旧闲置房屋(主干道两侧)拆除已进入收尾阶段。这既为提升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腾出空间,又极大地改善了界碑村的整体人居环境。”界碑村驻村工作队员赵屹向记者介绍了村里人居环境改造工作的最新进展。

在抓好项目建设方面,界碑村统筹镇级专班人员、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等力量,分片下组召开群众会议,引导群众配合项目建设、督促施工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按质按量、有序推进。同时,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符合进度要求前提下,按照“应用尽用 、能用尽用” 的原则,优先吸纳当地村民、返乡农民工就地务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正在推进的“两污”及“电力上改下” 项目共吸纳了该村 25 户农户就地务工,每月户均增收 4000 余元。

据界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君华介绍,界碑村在产业发展上,以建立村级电商平台为短期目标,做实2个合作社为中期目标,建立示范基地为长期目标,以种植养殖、生物医药为发展方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000元,今年计划达到1.2万元。”吴君华信心满满地说。

作为紧邻勐康口岸的村寨,界碑村与老挝接壤,边境线长3.733公里。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强边固防、守护国土安全也是界碑村神圣的使命。界碑村坚持推行驻村(驻组)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交叉巡逻制度,压实村干部、驻村(驻组)工作队员、村组网格员三级责任,常态化开展边界巡查、村内巡逻、治安维护等工作。今年4月,界碑村成功入选“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

 

土卡河村民小组:吃上“旅游饭” 迈向小康村

△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村民小组民居风貌。(普洱日报记者  徐瑞   摄)

美丽别致的傣楼、干净整洁的道路、临江撒网的渔船……国门之畔,李仙江岸,一个绿水青山环绕中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映入眼帘。这里就是被誉为“陆地上的小渔村”的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村民小组,也是我国李仙江流域的最后一个边境傣族村寨。

2020年,土卡河村民小组被列为云南省边境小康示范村试点村建设项目,自此开启了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新征程。

兴边富民,产业为基。土卡河村民小组结合区位优势,发展橡胶、胡椒、砂仁等特色产业。目前,种植有砂仁600亩,胡椒100亩,橡胶1600亩。同时,采取“村‘两委’+合作社+企业+农户”四位一体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村民增收致富。2021年,土卡河村民小组人均纯收入达16570元。

此外,在中国宝武集团的资金支持下,土卡河村民小组实施了傣族特色民居风貌改造项目,对48间民房进行外观风貌改造。高高的屋檐,鲜红的底色,金色的双鱼装饰,房屋改造后让整个村庄更加灵动,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增“彩”添“力”。

“通过进行外观风貌改造后,小渔村更具特色了,来小渔村游玩的人也渐渐多起来,今年春节期间一天接待3000多的游客,三八节当天也接待了1000多的游客,我们的鱼干巴、酸笋等特色美食也备受欢迎。”土卡河村民小组一组小组长白应祥说,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开起了农家乐、民宿,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看着村庄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村民李雨颖在自家楼下开起了农家乐。“农家乐开张半年多了,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人来用餐,新鲜的江鱼、野生的笋干最受客人欢迎,离开的时候还会带一些回去。虽然每天从早忙到晚很辛苦,但是一个月大概2万元左右的毛收入,让一家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李雨颖说村子里像她家一样的农家乐还有3家。

党的好政策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今日的土卡河村民小组呈现出民族团结、生活富足、生态宜居的繁荣景象。今年6月,土卡河村民小组获得“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国门寨村民小组:边防固金汤 幸福奔小康

△曲水镇坝伞村国门寨村民小组。(普洱日报记者  胡雪英   摄)

走进曲水镇坝伞村国门寨村民小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边疆人民心向党,家家户户国旗飘。”曲水镇宣传委员李元豪介绍,国门寨村民小组与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12公里,是距离“一眼望三国”界碑最近的寨子,家家户户悬挂国旗起到了亮身份、树形象、保阵地的作用,增强了党员群众的家国意识,激发了爱国热情。

2021年,国门寨村民小组被列为江城县“现代化边境小康示范村”示范点之一。国门寨村民小组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进一步抓实“党建+乡村振兴”“党建+产业增收”“党建+阵地建设”“党建+强边固防”,擦亮“国门”现代化边境小康示范村名片。

除了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实现边境群众户挂国旗,党员户挂党旗,活动场所挂国旗的全覆盖外,国门寨村民小组还依托“村民小组广播”工程,定时播放新闻、党的政策、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知识等,让党的声音传遍各家各户,切实增强了边境地区党员群众的国家、国门、国民、国防意识,进一步筑牢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阵地堡垒。

“没有边防固金汤,哪来幸福奔小康”,这句话铭记在每一位沿边干部群众的心里。为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国门寨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主动带头承担起边境义务巡逻、边境疫情防控等工作,以党建引领边境管控,实行党支部包组,将小组划分为1个大网格,由先锋队包保,先锋队长负责,11名先锋队员每人包保3至5户群众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力维护好边境的安全稳定。

在国门寨村民小组,有一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妇女主任,她叫施玉兰,提起她的名字,寨子里和在卡点执勤的一线工作人员都会为她竖起大拇指。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施玉兰主动投身到边境疫情防控及巡边护边中来,还义务为守边值勤人员烧水、做饭……在施玉兰的心中,爱国不分男女,守边没有性别之分。在她的带动下,寨子里20多名妇女也相继参与进来,她们敢于吃苦、甘于奉献,在边境线上绽放出一道道美丽的巾帼“风景线”。

在“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信念支持下,在国门寨村民小组,一幅边境安宁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小康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环境美化 焕发新貌 下一篇: 马散村:“内外兼修”向未来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