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奋斗者·正青春
 

奋斗者 正青春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3/5/29 15:14:25  点击数:

本网讯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让我们一起走进普洱青年,聆听他们的青春故事,品味他们无愧于韶华、无愧于青春的铮铮誓言,展望他们“实干兴普·奋勇争先”的奋斗征程……

 

何振菲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于是,我报考了云南定向选调生,来到了《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西盟佤族自治县。2022年7月4日,我第一次来到这座边陲小城,这里干净整洁、安静舒适、富有民族特色。良好的初印象让我放下了来之前的不安与担忧,也消除了长时间坐车的疲惫。想到我即将在这座没有红绿灯的小城开启我的工作生涯,心中既欣喜又颇有压力。因为现在正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要有担当,让奋斗成为青春最闪耀的底色。

在理想信念的引领下扬帆远航,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作为刚从学校毕业就到基层的我,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良苦用心:“禾苗在地里墩一墩,才能吃土更深、扎根更实,在风雨中抗倒伏、立得住。年轻人在基层墩一墩,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干出样子,把全部心思用到驻村工作中,真正成为群众贴心人的初衷。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我努力调试,坚持吃苦耐劳、埋头实干,努力学会独当一面;深入田间地头,坐到农民家里,脚踏实地做好点滴小事,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我们新时代青年要牢记,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奋斗的人生最精彩,要把努力之小我汇入时代之洪流。(作者系西盟县委办公室选调生)

 

段志蓉 赶考路上闪闪发光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这是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茂密村迎来的第一个春天,放眼望去,广阔田野上,纵横阡陌间,春耕乐章正在奏响,谱写着期望、奋斗与坚持。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我来到这里,就是想在这春风浩荡里历练青春色彩,绽放青春之光。

在这份青春答卷上,有晨光熹微时打扫村委会卫生的我,烈日当空时挨家挨户做政策宣传的我,夜色弥漫时到寨子里开展工作的我,夜深人静时撰写材料的我……驻村工作以来,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寄语,在为民服务的点滴实践中,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用坚守诠释着责任担当。

茂密村有一条宽7米左右的河流,是大寨、户那村民小组群众春耕秋收时的必经之地,水流量大且急。然而,桥上只有手工编织的竹笆桥,结构简单,难以承受运输烤烟、甘蔗、水稻等重量的同时,安全隐患大。春耕临近,修建一座便于生产生活、安全稳固的桥梁迫在眉睫。经村党总支提议,大寨、户那村民小组召开会议后决定修建一座水中桥。为此,村“两委”和我们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多方协调帮扶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经过10多天的努力,一座长13米、宽6米的水中桥建成。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949年,毛主席把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称为“进京赶考”。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更是需要始终保持赶考心态,心怀敬畏,同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无论是放弃高薪毅然到西部艰苦地区的,还是放弃繁华都市到乡村基层的,我们都有着共同的选择,那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让青春时光在基层事业中闪闪发光。(作者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茂密村第一书记)

 

龚静 在瓦房村的青葱岁月

清晨,坐落于半山腰上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瓦房村,沐浴在朝阳的微光中渐渐苏醒,生机勃勃的田野、苍翠欲滴的茶山、蜿蜒曲折的道路……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一声声清脆悦耳的“布谷”鸣叫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每到春末夏初时节,忙碌的布谷鸟只闻其声不见其踪,用“歌声”催促着勤劳的农人割麦插禾、采茶种烟。

我的情绪被这绝妙的“天籁之音”感染,点点滴滴的回忆涌上心头。初到瓦房村时,我有过困惑、有过迷茫。所幸这里的天是纯净的,风是清新的,人是质朴的。在紧张和焦虑过后,我调整情绪赶紧出发,暗下决心要在这里“修炼”一番,真正为基层群众解决一些困难事、烦心事,绝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更不能只是“到此一游”。

进驻瓦房村不久,在走村串户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了解到那召村民小组的道路坑洼不平,晴通雨阻现象突出,群众苦不堪言。为帮助村民解决“出行难”问题,我们深入了解组情民意,及时向挂钩单位汇报,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多次到现场化解修路引发的矛盾纠纷,最终推动那召小组道路硬化项目平稳有序实施,并于2023年4月顺利竣工。

“我们祖祖辈辈都盼着有一条方便进出的路,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昔日闭塞的小山村,如今道路越修越宽,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做心中有光的人,一边温暖自己,一边照亮他人。几十年来,瓦房村培育出的大学本科生仅有4名,本土人才的缺失成为当地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育人理念滞后、学习动力不足,像一道道关卡,成为瓦房村孩子飞出大山的重重阻碍。

作为刚走出“象牙塔”不久的选调生,我深知教育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也迫切希望能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去年夏天,我和队友们在瓦房村开展暑期教育帮扶活动,当起了“孩子王”。在保证其他驻村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根据学生情况,分别开设了高年级授课班和低年级作业辅导班。我发挥英语专业八级的优势,第一次在大山里当起了英语老师。为期数周的教育帮扶活动中,我们用知识浇灌梦想、用真情传递温暖,在瓦房学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读书走出大山”的种子。课余时间,我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大学校园故事,鼓励孩子们去更广阔的天地中增长见识、有所作为。

一群可爱的家长和学生记住了我的名字,并亲切地称呼我为“龚老师”。一个个质朴的笑容,一声声真诚的问候,让我的内心多了一份感动和坚守,也让这份平凡的驻村工作变得熠熠生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时光飞逝,一年多的驻村生活,让我深切体会到驻村干部身上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当我在这片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并用汗水浇灌着它长大时,这片土地也将源源不断地回馈我力量,帮助我成长和进步。

“布谷,布谷……”傍晚时分,天气渐暗,那熟悉的“歌声”又从远处飘来,明快的节奏,空灵的声音,似乎在讴歌、在唱响……(作者系普洱市纪委市监委选调生)

 

王旭明 在田野间绽放“最美青春”

一晃眼,我驻村已半个年头。半年来,我扑下身子,把双脚扎进泥土里,在田间地头里感悟“民生”,在群众工作中倾听“民声”,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作为一名“95后”的“三门干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第一站便来到拉祜山乡——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谦六乡新城村。因为年纪小、缺乏工作经验,我把每一位村干部、每一位村民都当作老师,而他们也用最朴实的语言解答我心头的困惑,带我领略祖国边疆最美的“风景”。在这块“世外桃源”里,我悄悄地“野蛮生长”。

与城市相比,乡村的条件是相对落后的,尤其地处西部边疆的民族村寨。我很快习惯并爱上了这里的生活,也逐渐从一名书生转变为驻村干部。半年来,我走遍了21个村民小组,皮肤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日渐黝黑,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好。我参与着、见证着。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村委会的办公设备得以更新换代,村里一座座篮球场修建起来,猪牛交易市场也迎来了开业大吉……

作为一名定向选调生,我很珍惜到乡村工作的机会。我深知:越是基层越磨砺人心,也越能体察民情,只有经过基层的“洗礼”,才能常怀为民之心、铸就钢铁般的意志。

半年来,我清晰地感觉到我的梦想正在党旗下茁壮成长。未来,我将继续把青春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作者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选调生)

 

罗山山 做一名追求进步 的边关青年

“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青年勇做追求进步的“五个模范”,为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是昆明海关所属孟连海关的关员,一名90后青年党员。在同事口中,我是闪亮的“小太阳”,是辛勤的“小蜜蜂”。工作中,我努力进取、奋力拼搏;生活里,我锐意创新、积极活跃,让理想信念在奋进中升华,让青春的汗水在这片热土上尽情挥洒。

青春向党,信念坚定。我的爷爷是一名共产党员,爸爸也是一名党员,从小耳濡目染,我对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切的渴望。2017年10月,刚入关的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立志做一名有信念、有理想的青年。在党员同志的带领下,我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升政治思想觉悟。经过三年多的打磨,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脚踏实地,勤奋苦干。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孟连海关监管科工作,在同事的带领下,短时间内掌握了进出境车辆登临检查、货物查验、行李物品查验等业务,和同事们一起,查获了多个案件。被抽调到办公室工作后,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出纳岗位,我主动出战、迎难而上,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成为一名出色的出纳。同时,我还负责着人事、离退休人员管理、机要、涉案财物、仓库、档案、信息与新闻宣传等工作。工作虽繁重,但我乐此不疲,因为我坚信,唯有脚踏实地、勇挑重担,才能不断进步、求得发展。

锐意创新,奋勇争先。身处新时代,我们既有施展才华、展现风采的广阔舞台,也有对能力素质的更高要求。有唱歌、朗诵、演讲爱好的我,休息之余积极向当地老师们请教,学习演唱技巧和方法,代表孟连海关参加演讲、宣讲,获得2019年昆明海关“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二等奖,并代表昆明海关到海关总署西南文化协作区进行了交流表演。另外,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便加入了昆明海关新媒体编辑部,成为一名编辑。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色彩搭配、绘画、视频拍摄剪辑并运用到新媒体宣传中,成为小编以来已编辑近百期新媒体宣传作品。疫情期间,为振奋精神,展现海关青年风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创作歌曲《连关青年就这young》,获得2021年度《金钥匙》十佳新媒体作品。2021年底,昆明海关成立了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罗山山新媒体工作室。我和小伙伴们大胆探索,创建“云上读书班”,开设各具特色的“小讲堂”“小课堂”,广泛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业务交流和兴趣爱好交流等,以青年的方式紧跟党的前进步伐,紧跟海关业务的改革创新。2021年,孟连海关团支部获得“云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殊荣;2022年,获评“云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边关青年,边境线上坚守着许许多多和我一样坚定、勇敢、谦逊、勤勉的边关青年,让我们以吾辈之青春,在祖国边关闪光。(作者系昆明海关所属孟连海关关员)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茶农周有萍:与茶叶打交道二十多... 下一篇: 奋斗者 正青春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