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脱贫攻坚答卷·同心携手聚合力 >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普洱市委政法委挂牌督战脱贫攻坚“清零冲刺”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0/4/28 10:06:12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何新华 毕超 宁杰 李艳美)“越是攻坚关键时刻,越不能有丝毫松懈,广大干部职工和驻村工作队员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坚定信心、保持激情、坚持到底。”近日,按照普洱市委、市政府挂牌督战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尹凌云到“挂包帮”“转走访”定点扶贫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安康乡督战脱贫攻坚工作,并要求,各级各部门在抓好脱贫攻坚“清零”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干部之间要团结,干群之间要和谐,群众之间要和睦;团结协作、狠抓落实,巩固好来之不易的成绩,补齐短板,对标对表抓落实;严实工作作风,高规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他强调,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冲刺”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鼓足干劲、毫不松懈、补齐短板、狠抓落实,凝聚力量,想办法、找措施,确保安康乡顺利脱贫出列。

夯实路网建设  增强村民脱贫信心

“现在乡村公路、村组道路、串户便道等路面硬化基本完成,村民出行极为方便,脱贫决心较为坚定。”市委政法委驻安康乡糯波村第一书记毕超信心满满地说,路网建设夯实了脱贫攻坚基础,带动了产业发展、提升了人居环境,亮化了村寨,群众文化、医疗、就业、上学和“十有”问题迎刃而解。

据介绍,安康乡位于澜沧县西北部,距离县城129公里,下辖5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77个村民小组,有3个省级深度贫困村。地处乡政府西北部17公里的糯波村系全县10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该村下辖茶厂、大箐、龙塘、大新寨、下寨、小新寨、河边寨7个自然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常住人口753户2822人,佤族占总人口的99.96%,是一个典型的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村。

早在2015年8月,按照普洱市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市委政法委机关挂联结对帮扶安康乡糯波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伊始,市委政法委机关通过认真调研后,发现交通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缺乏资金、村民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固定和特色产业是制约糯波村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了破解糯波村“行路难、路难行”的难题,市委政法委机关切实行动起来,市、县两级交通部门积极争取资金,2016年上半年,对安康乡至糯波村委会约17公里的通村公路进行柏油路面硬化,2017年,初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积极争取项目,把糯波村委会至国道214线公路15.6公里的“致富路”纳入乡村道路建设,2017年初动工开挖,2018年底实现路基平整通车;2017年至2018年期间,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把村委会至小新寨、大箐、下寨等3个村约10公里通村道路实施水泥路面硬化。截至目前,村委会的6个寨子(除河边寨)通村公路全部硬化通车;2018年起,依托政策,对村组内道路和串户路进行全面硬化。截至目前,共硬化村组内道路和串户路30030平方米。路网的织密,夯实了糯波村发展的基础,给村民带来了新希望、催生了发展的新动力、激发了自力更生的新斗志。

“路通了,村民接触外界多了,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学习掌握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便捷了;村民生产、生活、出行、贸易等渠道畅通了;村民奔向小康、告别贫困的日子也就更近了。”毕超高兴地说。

合理布局产业  坚定村民脱贫决心

糯波村国土面积37.7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00米左右,最低海拔800米以下。毕超介绍,经过对糯波村地理位置、气候、海拔等进行分析研判,因势利导最终逐渐形成了高、中、低“三级”阶梯产业发展布局。

据了解,糯波村耕地面积6317亩,水田仅有1827亩,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拥有林地9217.3亩,主要种植茶叶、核桃等经济林果。通过充分调研后,地处800米以下的低海拔村寨引导村民着力发展以甘蔗、坚果、咖啡为主,附带发展粮食种植,外加收益较快的生猪养殖产业;地处800米以上至1600米以下的中海拔村寨发动村民大力发展以茶叶、粮食为主,附带发展粮食种植等产业;地处1600米以上至2000米的高海拔村寨鼓励村民大力发展以茶叶、花椒、核桃为主,附带发展生猪养殖等产业,实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方式,重点打造生态茶叶品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在澜沧古茶公司资金技术的帮扶下,发展生态茶园7836亩;与上允中云糖业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甘蔗3300余亩;累计发展核桃2400余亩、花椒320亩、咖啡83亩;种植玉米4800余亩、水稻1800余亩。

以培训促就业  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紧紧围绕糯波村传统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技能需求,按照“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的目标,着力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培训、引导性培训及创业培训,确保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培训全覆盖。截至2019年10月,开展引导性培训、技能、创业培训合计9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0余人次,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和生产生活技能;开展内生动力提升专题培训,30多人已顺利通过考核。

全力引导建档立卡和非建档立卡人员外出务工,全村有务工人员937人,年创收1400余万元左右,户均收入约18592元左右;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创、无力脱贫”的群众,开发公益性岗位87人,人均年收入6000元,安排生态护林员43人,人均年收入8000元。

整治环境卫生  有效提升人居环境

如今,已有一条柏油路、一条水泥路、一条即将硬化的通畅“致富路”可通达糯波村,曾经崎岖泥泞的险峻山路已不复存在,驱车行驶在通畅的道路上,葱郁的茶园和甘蔗林随处可见。

走进糯波村,昔日路面上的畜禽粪便、路边随意横流臭气熏天的污水粪水、满地杂草和各种垃圾已消失殆尽。进入农户家中,屋内干净整洁,家具摆放整齐,粮食堆放有序,令人感到温馨而舒适。

“看到村民的新房一家比一家漂亮、一户比一户宽敞,一户比一户干净,心里就特别高兴。”尹凌云笑着说,脱贫攻坚确实为村民带来了实惠,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活力。

从村头走到村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看到村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不禁让人感叹:通过5年多的聚力施策、强力攻坚,昔日贫穷的村庄已经成为了历史。

“为切实激励村民不断加强村寨、家庭、个人环境卫生工作整治,坚决消除‘眼球贫困’问题,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联合制定了村民卫生整治‘红黑名单’管理制度。”毕超介绍,“红黑名单”要求各寨子、各小组内公共环境卫生面上整洁干净,公共道路无垃圾杂物,道路两旁无杂草、不堆杂物、排水沟渠畅通无阻;要求党员活动室物品整齐、卫生干净,门窗完好无损、院内无杂物堆放、无垃圾积水;公共厕所无异臭难闻、无粪便外溢、无便纸成堆;要求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家里家外干净整洁,东西摆放规范有序;要求群众个人卫生干净整洁、言行举止文明。同时对获得“红名单”优秀、示范、达标的村寨、小组、家庭和个人进行奖励,有效激发村民卫生整治的积极性,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

想办法出实招  解决村民“十有”难题

走进糯波村大新寨一组村民李旮到家中,家电、家具一应俱全。据介绍,李旮到一家5口人,仅有他一个主要劳动力。由于家中情况特殊,政府及时把帮扶级别从二类调整到一类,享受政策帮扶和家庭营业性收入,家中年收入接近35000元,人均6000余元。在市委政法委的帮扶下,“十有”顺利配备齐全。

据了解,为切实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眼球贫困”等现实问题,市委政法委动脑筋、想办法、出实招,顺利帮助全村100余户困难群众配齐“十有”,赢得了群众赞誉和好评。

据介绍,在消灭居住环境“眼球贫困”难题工作中,糯波村累计实施农危房改造501户、易地扶贫搬迁1户、住房厨房补短板159户;协调投入152.91万元,实施饮水项目3个,目前已户户通自来水、家家有干净水喝;硬化乡政府至村道路,修建危险路段防护栏,村组道路硬化率95%,组内道路100%硬化;全村农户100%通电、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99%以上、互联网宽带和4G网络覆盖至村委会、学校和卫生室,村委会开通了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全村有1个达标卫生室,配有10张床位,有乡村执业医生3名,配有诊疗室和简单检查设备;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1个、小组文化活动室13个。

防疫扶贫两不误  强力助推复工复产

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规范党组织“三会一课”和党员教育管理,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在村组广播中定时播放红色歌曲,教育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持以平安建设及乡村治理保障脱贫攻坚,树立扫黑除恶宣传牌3块,喷写标语30余条,配合派出所加大村寨治理力度,强化矛盾纠纷化解;成立由乡包村领导任组长、村党总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任副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组,科学设置监测卡点15个,发放消毒液100千克、酒精10 千克、口罩300个,安排物资8000余元,先后排查返乡人员223人,排查、检测与“四类人员”有接触人员69人、与途经湖北返乡务工人员有接触人员104人、“四类人员”9人、“五类人员”6人,村组喇叭、流动音响播报疫情防控知识18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切实做到了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不误。

同时,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员动脑筋、想办法,创新方法助推复工复产。

据毕超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村民顺利砍运甘蔗,助力复工复产,糯波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员加大宣传力度,要求村民互相帮助干活时,不聚会吃饭喝酒;建议村民在砍运甘蔗时,按照劳动力强弱,所砍运的甘蔗以捆为单位,每捆10根,进行计件相互换工还工,接受帮助务工的人家,不提供早中晚餐、不提供留宿、不置办酒水饮料;提供务工帮助的人家不得要求接受务工帮助的人家提供食宿保障,干完活后,各回各家,自己解决食宿问题;在互换还工中,一家帮另一家甘蔗捆数不足部分,每捆甘蔗补给对方务工差价0.5元钱,既解决了甘蔗砍运难题,又有效助推了复工复产。

做好事办实事  脱贫攻坚工作获认可

“安康乡距离县城较远、条件较差、基础薄弱,但市、县、乡、村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员、驻组包户干部、铆足干劲、压实责任、细化措施,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工作。”3月22日,澜沧县委书记杨中兴在主持召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视频调度会议时,对安康乡脱贫攻坚工作连续2年获县级考核排名第一进行了通报表扬。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我们的目标任务是一样的,大家一定要凝心聚力、整合资源,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最大公约数,真正地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尹凌云表示,广大脱贫攻坚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对标对表,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乡要求,用心驻村、用脑工作、用情帮扶,以“挂包帮转走访”为重点,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据了解,近年来,市委政法委始终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抓住力量关键,充分整合和发挥乡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等9支队伍,通过干部带头、工作队尽职尽责、群众积极参与,全局一盘棋来谋划推进脱贫攻坚;通过“爱心超市”积分制兑换等形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培训启发群众“脑门子”;通过引导外出务工、发展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通过考核评比、互帮互助铺建“你差我帮、你追我赶和我要发展、我要脱贫”的“新路子”;通过扫黑除恶、缉枪治爆、化解矛盾、感恩教育、懒汉整治巩固群众“家底子”,认真扎实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做到问题一村一村查找、档卡一户一户校准、帮扶一项一项抓实、资金一笔一笔审核、政策一条一条落地、责任一级一级到人,真正把脱贫攻坚成效体现在老百姓笑脸上。

市委政法委“挂包帮”糯波村以来,累计派出5批20人次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直接投入资金188.5万余元,协调引进资金2008万余元,通过近5年的聚力施策、强力攻坚,糯波村茶叶、甘蔗、核桃等产业收入从504万元增加到1014万余元,建档立卡人口从2015年的538户1916人减少至24户47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48.36%降至2019年的1.52%。

△共谋发展

△发展产业促增收

△整治环境卫生

△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

(本版图片由市委政法委提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扎实推进把民族团结维护好 下一篇: 普洱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