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普洱市精神文明创建专题 >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致敬奋斗者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0/9/6 11:25:29  点击数: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奋斗的路上,有80多岁高龄仍然在蚊虫生态分类岗位上孜孜不倦;在奋斗的路上,有人夜以继日投身艾滋病防治一线;在奋斗的路上,有人扎根社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尊重。圆梦的目标越接近,越要爬坡过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强烈,越要拼搏奋斗。每个平凡个体在参与创造伟大时代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奋斗是劳动者最美的姿态。社会的发展进步,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个人、少数人能完成的,需要千千万万普通人凝心聚力、齐心协力,让我们致敬每一位奋斗者,让我们成为一位奋斗者,携手前行、砥砺奋进,与时代同向而行,与国家同频共振!

董学书:六十余年“斗蚊”不下线

心语 “生命不息,耕耘不止,将继续为蚊类分类、生态研究奋斗终身。”这是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国内外知名的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蚊虫分类和生态研究专家董学书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成果 出版了《云南蚊类志》《云南按蚊检索图》《中国按蚊分类检索》等著作,这些专著已成为中国及亚太地区蚊虫分类生态研究的教科书,为中国蚊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数据。培养了数百名国内和东南亚周边国家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对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卫生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能够迸发出多大的能量?

他,80多岁高龄仍然在蚊虫生态分类岗位上孜孜不倦。

60多年间行程超过30万公里。每年在最偏远、最荒凉、最艰苦的地方穿梭。

一只小小的蚊子,究竟能够蕴含着多少的梦想与情怀?

他带领团队盘点云南的蚊子“家底”,收集上万套标本,储存有云南现有蚊类标本3亚科,20属,42亚属、305种(亚种)。其中,有新种26种,中国新纪录25种,成蚊9000号180000余只,幼虫150000只的云南蚊类标本馆,是国内最大的蚊虫资源库;累计编著了410万字的学术专著,全面总结了自1935年以来80多年间云南开展蚊类研究的成果。

一个人的梦想,究竟能够经历多少岁月的磨砺才能变为现实?

他已办理退休手续20多年,却始终如一坚守在蚊虫分类、生态研究和人才培养岗位上,成了“不伦不类”的,不计较报酬、不分上下班时间的“上班族”。

“生命不息,耕耘不止,将继续为蚊类分类、生态研究奋斗终身。”这就是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国内外知名的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蚊虫分类和生态研究专家董学书曾说过的话。

一名蚊虫分类学家是一名最严谨精细的工笔画画师。绘制一幅蚊子“工笔画”,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这项比绣花还要细致的工夫,让不少人在蚊虫分类学前止步。2017年6月,《云南蚊类志》上下卷问世了!这部214万字的鸿篇巨著,书中的384个图版、2000多幅插图,都是董学书一笔一笔亲手绘制的。

这是一部攀登到中国蚊虫生态分类学巅峰的巨著。为了这部书的出版,董学书已经付出了十余年的辛劳。

“把蚊子生态习性研究透,是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这是董学书的“防蚊观”。

“即便我们都不在了,但后来人不管发现什么疾病,只要确定什么蚊子是传染媒介,翻开这本书,便可以对它的习性、生长环境了如指掌,对症防治,不就很快能把疾病消除了吗?”这是董学书的“防蚊梦。”这个梦一追,就是60多年。

20世纪五十年代,董学书从贵阳医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疟疾防治工作者,师从第一位提出微小按蚊是云南疟疾传播元凶的后晋修教授。

1996年2月,董学书退休了。可第二天一大早,董学书已坐在解剖镜旁准备做“蚊虫的事”——解剖蚊虫、鉴定蚊虫、记载蚊虫、绘制蚊虫、查阅文献……

更令人不解的是,董学书退休后,所里向董学书提了很多次,要给他发返聘工资,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只要给他一张办公桌就行。甚至,他还将获得相关表彰的奖金作为特殊党费交给了组织。董学书说:“我退休工资够用,不需要那么多钱。”

董学书早就瞄准了自己退休后的研究方向——所里由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十余年间对全省12个州市56个县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海拔、不同纬度,调查采集的几十万号蚊类标本,却从来没有人进行过彻底盘点。董学书希望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盘点“蚊子家底”。在60多年的工作中,董学书越来越意识到,研究蚊子、保存种质资源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对于加快卫生防疫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意义非凡。

年龄的增长,更让他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于是,董学书硬是给自己安排出一张365天的“狂人”日程表: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每天正常上下班,全年365天,都是工作日。事实上,除了生病,他都心系着“斗蚊”之事。

他“压榨”着自己的生命,用“负重前行”换来了无数个“第一”:他出版了《云南蚊类志》上下卷(214万字、384个图版、2000余幅插图),出版了《云南按蚊检索图》(1万余字)、《中国按蚊分类检索》(30余万字、20余个图版)、《中国媒介蚊种图谱及其分类》(20余万字、50余幅彩色照片)、《中国覆蚊属》(30万字、200余幅插图)。这些专著已成为中国及亚太地区蚊虫分类生态研究的教科书,为中国蚊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数据。

他还参编了《中国蚊类志》《云南疟疾》等书;在国家级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蚊虫学术论文108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6项云南省政府科技成果(进步)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5项省部级、省级科技成果(进步)奖。

他还发现蚊虫新种26种,中国新纪录25种,媒介蚊种4属、24种……同时,他在国内外首推雌蚊尾器分类研究,为中国及亚太地区蚊虫分类研究和蚊媒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无私地把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后辈,培养了数百名国内和东南亚周边国家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对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卫生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这一生都在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做事。”回忆起入党仪式,回忆六十余年的蚊虫生涯,董学书感慨万分。

董学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斗蚊防疟一生,与蚊虫为伴六十余年,岁月见证他的赤胆忠心。

(普洱日报社融媒中心)

 

许多: 只因她愿为艾滋病人做些事情

心语 贫困家庭小女孩为许多起了个名字“政府孃孃”,这个稚气的称呼让许多沉思了多时,让她感到身上的重担: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基层公务员,但在群众面前,自己代表的是党和政府。

成果 许多组织建立了艾滋病患者关怀互助小组、民族民间禁毒防艾文艺宣传队等,影响和鼓舞了更多患者,为全社会防艾创造了经验。许多加大与邻国边境地区艾滋病联防联控的合作交流,有力推动了普洱市艾滋病防治工作。2019年6月,许多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在普洱市的艾滋病防治战线,有许多同志在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着,这里说的许多只是一个人的名字:她叫许多,共产党员,是普洱市计生协会家庭服务科科长,兼普洱市卫生健康委防治艾滋病科负责人,2019年6月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从2000年起,许多就投身艾滋病防治一线,20年来,她的工作岗位换了多次,但一直与防治艾滋病分不开,她用爱心与责任撑起了艾滋病患者生命的风帆。

爱岗敬业

对工作极端负责

普洱地处边境,第一次接触艾滋病人后,许多逐渐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于是在心里立下誓言,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为艾滋病人做些事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工作首先从关爱开始。许多克服了一般人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像朋友一样尊重和保护着他们的隐私,向他们讲述艾滋病知识,开导他们积极治疗,重拾生活的信心。

有一年,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一名静脉吸毒者同意配合,并组织其他6名同伴一同接受艾滋病检测,但却要求只能是许多一个人去采集血样。亲友和同事知道后都很担心许多,但许多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一个人晚上去到了吸毒者家中采集血样,向他们宣传相关知识和政策,把对吸毒人群的干预管理工作推进了一步。

就这样,许多和同事们一天天一点点地打开了工作局面。2008年,许多和同事建立起了普洱第一个艾滋病患者关怀互助小组“同心家园”,让大家回归社会,感受到家的温暖。

多年来,许多不止一次把一个个面临绝境的艾滋病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也不止一次挽救了一个个即将崩溃的家庭,面对病患,许多都尽可能地给他们关爱,以致有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孩子托付给许多。

有一年,一位年轻人染上了艾滋病毒,心灵的绝望和经济的压力让他放弃了未来和希望。得知消息的许多及时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治疗后能达到的最好结果,重新点燃了这位年轻人的希望。许多还通过相关渠道为这位年轻人争取到了部分医疗资金送他到省关爱中心接受治疗,使他病情得以好转,重返工作岗位,并遇到了心爱的人,生育了一个健康的宝宝。这些好消息,成了对许多最好的回报。

作为一名基层的国家公务员,许多的关爱不仅仅限于艾滋病患者。在一次走访村寨的过程中,许多看到有两户村民因疾病、智障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在上级的支持下,许多奔走多部门,动员社会力量,最终解决了这两户村民的住房问题。许多认真的工作作风也感动了乡亲,感动了她的朋友同事,大家纷纷伸出援手为两户村民送去生活用具和物资。其中一户贫困家庭的小女孩和许多熟识了,为许多起了个名字“政府孃孃”,稚气的称呼让许多沉思了多时,让她感受到了身上的重担: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基层公务员,但在群众面前,自己代表的是党和政府。

刻苦学习

对技术精益求精

防艾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除了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外,还需要大量的相关知识。自从走上了这条道路,许多很快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

许多首先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并参加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获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许多明白,光有书本上的学问还不够,还得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和用语言打动别人的能力。

许多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很注重演讲的技巧。每次开展讲座,她根据听众的不同,认真备课,累计培训30000多人次,她的讲座有理论、有故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与此同时,许多还通过书籍、互联网收集相关信息,加强学习,让自己成为行业的专家,并根据自己调研和实际工作中的收获发表论文,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忠于职守

对事业无私奉献

在墨江县工作期间,许多就率先组织建立了艾滋病患者关怀互助小组、民族民间禁毒防艾文艺宣传队等,这些民间防艾组织对防艾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影响和鼓舞了更多患者,为全社会防艾创造了经验。

许多调到市里后,加大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力度,要求每个县(区)至少要培育一个社会组织长期参与防艾工作。许多把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与防艾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培训建立了师资骨干队伍,要求全市初中以上的学校都要配备有一到二名骨干教师,并制作了示范课件提供给这些教师参考使用。许多加大与邻国边境地区艾滋病联防联控的合作交流,有力推动了普洱市艾滋病防治工作。

许多到市里工作之后,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市县两级政府加大了对防艾工作的投入力度,落实了一线防艾工作人员的岗位津贴,争取出台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多年的辛苦付出,让许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作为一名女同胞,许多是父母的女儿、公婆的儿媳、丈夫的妻子、女儿的母亲。因为工作的繁忙,陪家人的时间少了,也因为工作的繁忙,许多没有能在父亲临终之前见到最后一面。但许多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身份是国家基层公务员,只有努力前行,才能让人民满意。

(普洱日报社融媒中心)

 

李亚玲:不忘初心讲奉献的党总支书记

心语 “群众工作没有终点,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党员就应该发光发热。”李亚玲在社区工作热情不减,调解矛盾纠纷,她总是冲在最前线;社区划片管理,她主动承担起问题最多的片区。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基层党组织全面发力服务群众、服务发展。

成果 李亚玲用汗水与泪水浇筑出一座坚强的基层战斗堡垒,在她的带领下,倒生根社区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社区”等20余项殊荣;她个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云南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

思茅区倒生根社区因辖区内有一棵3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而得名“倒生根”,同时也因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被大家津津乐道。作为倒生根社区党总支的“一把手”,李亚玲以真心印证初心,用担当践行使命,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尊重,

10多年来,倒生根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亚玲用汗水与泪水浇筑出一座坚强的基层战斗堡垒,在她的带领下,倒生根社区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社区”等20余项殊荣;她个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云南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

抓队伍凝聚人心

社区党建增活力

“支部主题党日,您没来参加,是家里有什么事吗?”每个月的支部主题党日结束后,李亚玲都要给没来参加活动的党员打电话了解情况。2006年以来,李亚玲从一名下岗女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工作者。李亚玲常说,社区虽小,要管好却非常不易,比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一件需要用心去“经营”的工作。2019年,作为倒生根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一肩挑”的不二人选,她肩上扛起了更重的担子。

社区成立之初仅有7名党员,部分改制企业党员处于“失联”状态。她逐个找单位采集信息,逐个核实情况。通过细心、贴心的柔性管理,党员队伍人数增加到266名,成立小区党支部27个,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作为党总支书记,她始终坚持把规范的流程与温暖的服务贯穿于支部建设始终,每年评选一批“文明家庭”“好儿媳”“优秀志愿服务者”、优秀党员和先进党支部,通过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提振社区精气神。2016年,倒生根社区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精细化服务

搭起干群连心桥

坚持把解决群众揪心事作为“第一课题”。平日里,李亚玲经常走访社区的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大家也习惯有事情就找李书记。李亚玲说:“我们社区干部有两个胃,一个是装食物的胃,身体要健康;另一个是包容的胃,装居民不理解的一些怨气。只要我们贴着心去同群众以心换心,就能换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李亚玲和群众成了一家人,群众有困难都会先找她反映,很多矛盾在社区就得到了解决,社区从来没有出现过群体上访事件。

李亚玲在社区服务大厅创新设置“心愿树”,组织党员完成居民微心愿3000余件。建立社区“初心驿站”,为快递员、居民等提供服务3100余次,全方位提升拓展服务功能,开设便民食堂帮助居民和流动人口解决就餐问题。创设社区党总支连心党建工作室,组建“红色党员”“绿色环保”“蓝色法援”“白色医疗”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6000余件。

网格化管理

社区治理更精细

坚持把精准化服务作为“第一标准”。结合多年社区工作经验,李亚玲总结出“三活四清五到家”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经常走访人到家、各类意见听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细致工作做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社区网格员对所负责区域做到了全覆盖“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成了社区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在她的带领下,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私搭乱建拆除等5600余次。对社区17个老旧无人管理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她主动当居家留观人员的“大保姆”,为居民提供“微信点单”服务,坚持白天入户排查,晚上录入数据,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群众工作没有终点,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党员就应该发光发热。”李亚玲在社区工作热情不减,调解矛盾纠纷,她总是冲在最前线;社区划片管理,她主动承担起问题最多的片区。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基层党组织全面发力服务群众、服务发展。

至今,李亚玲仍致力于拓展社区的服务功能。针对社区老旧小区多,常有屋顶漏水、管道堵塞等困扰,建立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补齐物业服务不完善的短板;为接送学生的家长建成了全市首个“初心驿站”,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建起“暖心凉亭”。不久前,社区退役军人之家、便民食堂也挂牌成立,真正做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使服务群众更加精准化,实现了为居民服务零距离。

李亚玲说:“组织相信我、群众信任我、家人支持我,在这个岗位上我收获了快乐,只要组织和群众需要我,我就在这个岗位上奋斗不止。”      

 (市委组织部)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会... 下一篇: 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