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普洱市精神文明创建专题 > 文明旅游
 

西盟佤山:谋跨越看巨变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付颖  时间:2019/6/11 11:01:46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付颖) 西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居住在这里的佤族群众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生产生活状况都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及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盟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西盟,河谷橡胶绿,山坡茶飘香,村村通公路,生态文明美,民生大改善,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实现“安居梦”  开启新生活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王莫村,刚进货回来的岩方正在整理货架上的货物,他家的房子是一栋宽敞的两层楼房,一楼用来开商店,二楼用来居住,虽然是在山区,但家里的布置跟城里人没两样,然而在三四年前,岩方家的居住环境还是另一番光景。岩方告诉记者,过去寨子里大部分都是吊脚楼,楼上住人,下面养猪牛,每天都臭气熏天。2015年,西盟启动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岩方家不仅建起了两层楼房,门口还铺上了水泥路,装上了路灯。“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做梦都想不到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们寨子会变得这么漂亮。”岩方心怀感激地说。

岩方家只是西盟农村群众居住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西盟紧紧抓住机遇,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自启动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全县实施了14739户农户的民房建设,群众实现了“安居梦”。

与此同时,西盟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以交通、水利、能源和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群众出行、用电、饮水、通讯、广播电视有保障。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368个村民小组实施“亮化、硬化、净化、绿化”为主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如今,西盟村寨组组互通水泥硬化路,家家户户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在解决了住的问题后,产业成为西盟抓的另一件大事。

新厂镇永广村是西盟最偏远的边境村,如今,新的发展模式为全村带来了勃勃生机。在永广村的养殖大棚内,村民饿格领正在给养殖场的300多头牛添加草料。记者了解到,除了在养殖场打工外,饿格领还种植了青贮玉米和皇竹草等饲草卖给养殖场,每年能有6万多元的收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不用大老远出去外地打工,有了固定收入后,这日子越过越好。”饿格领高兴地说。

据永广村党支部书记艾刀来介绍,在发展过程中,永广村村集体整合项目资金投入肉牛养殖产业中,进行资产收益分红,分红所得转化为集体经济,再用这些集体经济开发村集体生产性岗位,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产业发展,开发了生产员、产业员、护路员等岗位,让贫困户以劳获酬,着力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按照永广村的这种模式,西盟县已建成标准化云岭牛养殖小区9个,饲草饲料基地2.65万亩,存栏种牛5458头。因此,西盟县也被评为“云南省肉牛养殖优势区”、肉牛获得“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西盟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突出产业项目、主体带动、利益联结、技术培训“四个全覆盖”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精准选择肉牛和中华蜜蜂作为新兴扶贫产业大力发展,并把肉牛产业作为“一县一业”重点打造,构建起橡胶、茶叶、甘蔗、畜牧、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蜂蜜、咖啡、米荞等为特色产业的“5+X”产业发展体系,实现每个主导产业都有1个以上主导产品、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主导产业。

目前,西盟发展橡胶22万亩、甘蔗4.1万亩、茶叶5.2万亩,养殖中华蜜蜂3万群,让近3万名贫困群众从中获益,实现稳定增收。另外,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仅2018年就吸引了120多万名游客到西盟旅游,带动县内农产品消费、旅游产品消费2000余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宁洱法院开展吟诵中华经典诗词活... 下一篇: “养在普洱”成为旅游时尚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