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普洱精神:包容开放 团结拼搏
 

深刻理解普洱精神核心要义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2/1/24 18:24:21  点击数:

普洱精神是普洱人民在漫长历史中逐渐积淀并延续至今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普洱人民性格气质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和凝练表达。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千百年来古道马帮的对外交流传播和各族人民的世代薪火相传,从而铸就形成了今天“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普洱精神根植于普洱独特的地理区位、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与“高原情怀、大山品质”的云南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云南精神在普洱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洱的集中彰显,是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边地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深植于普洱大地文化土壤中的内在气质,是蕴含在全体普洱人思想行为中的集体人格和价值追求。总体而言,普洱精神核心要义包括如下几层含义:

一、“包容开放”是普洱精神的鲜明特征

普洱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又是茶马古道的起源地。茶马古道是一条包容之路、开放之路,是一条文明之路、精神之路,它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融。普洱茶源于东汉,至明清时期,因瑞贡京城和对外贸易的鼎盛茶事,从普洱市的宁洱县起源,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一是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北京的官马大道;二是经滇西进西藏转至尼泊尔等国的关藏茶马大道;三是经江城至越南莱州再转至欧洲等地的江莱茶马道;四是过孟连到缅甸的旱季茶马道;五是过勐腊至老挝的勐腊茶马道。这五条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大地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大通道,与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一样声名远扬。包容开放突显了普洱的地域文化特色。包容是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开放是包容的归宿和目的。包容者必然开放,开放者必定包容。

(一)包容就是厚德载物、海纳百川,彰显了普洱各族人民“大美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包容体现在普洱生态的包容性上:千百年来,普洱各族人民对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敬畏崇尚,与大自然的万物生灵和谐相处。当前,普洱拥有高等植物5600多种,动物1496种,分布着2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8.7%,用全国不到1/200的土地保存着全国近1/3的物种,被誉为“天然生态公园”和“生物种质基因宝库”。普洱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一代又一代普洱人包容万物、普济自然、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给世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包容体现在普洱民族的包容性上:普洱有26个民族,14个世居民族,囊括云南四大古代族群。尽管普洱的各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着各具特色的民族信仰和文化特征,但民族与民族之间始终和睦相处、互通有无、求同存异,形成了今天2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包容、和谐共荣的良好局面。拉祜族有句格言:“天上的飞鸟有鸟群,地上的羊有羊群,人应该有更多的朋友。”这个格言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

包容体现在普洱文化的包容性上:普洱是普洱茶文化的起源地、民族文化的大花园、生态文化的博物馆、边地文化的展示台。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普洱始终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吸引和融汇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中原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这里积淀交融,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元的生态文化和包容开放的边地文化。

(二)开放就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彰显了普洱各族人民“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理想抱负。

过去的普洱并不孤陋僻塞。普洱群山起伏,星河密布,但交通不便并没有阻碍普洱各族人民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普洱自古以来就是祖国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是驰名中外的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普洱以茶而名、以茶而兴,茶是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一张名片。自元代起,普洱茶就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明代以来,这里的茶叶就已是皇室贡品了。在国外,普洱茶登上大航海时代的货船,与瓷器、丝绸一道,进入欧洲,走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文明。在国内,普洱进入宫廷成为引领宫廷品饮时尚的金枝玉叶,抑或被放在马背上驮向东西南北,成为了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

当今的普洱更加开放繁荣。普洱地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心区域,是国家沿边开放的前沿、桥头堡建设的“堡中堡”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国境线长486公里,有4个边境县、2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以及17条对外陆路通道,与东南亚国家“山脉同川,江河同源”,与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山水相连、村寨相望”。当前,普洱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前沿阵地的优势,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主动融入国际国内的经济合作与竞争,优化区域内的资源、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各种经济要素,大胆“走出去”,谦虚“请进来”,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们,都能在普洱找到发展的机会。

二、“团结拼搏”是普洱精神的精髓所在

历史上的普洱马帮是一支最富冒险精神、最重团结拼搏的团队。马帮的足迹因普洱茶的兴盛而不断拓展、不断延伸,普洱茶因马帮的驮运而走向世界、名扬四海。马帮成员来自不同的民族,大家同吃一锅饭菜、同睡一顶帐篷,一年四季风雨同行、一天到晚形影不离,共同面对风霜雨雪的考验、高山大河的阻挡、野兽毒虫的侵袭、瘟疫疾病的传染和土匪强盗的威胁,通过团结拼博战胜了各种挑战,克服了各种困难,化解了各种危险。马帮精诚团结、顽强拼博的精神,深深扎根于普洱各族人民的心中并不断发扬光大。团结拼搏传承了马帮的历史人文精神。团结是力量,是拼搏的内生动力;拼搏是能量,是团结的具体表现。

(一)团结就是诚信友善、同舟共济,彰显了普洱各族人民“爱国奉献、天下一家”的伦理共识。

普洱各族人民有着质朴热情,诚信友善的精神特质,有着讲诚信、讲团结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在抵御外敌入侵、争取民族解放、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斗争中,普洱各族人民的优秀儿女表现出了爱国奉献、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和平建设时期,在维护边疆安定团结、建设美丽生态家园、推动普洱绿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普洱各族人民也表现出了同舟共济、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1951年元旦,普洱26个民族的34名民族头人和代表到首都北京参加国庆周年观礼回到宁洱,在召开宁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期间,组织出席会议的480名代表按照佤族习俗,举行剽牛喝咒水仪式,在宁洱县立下了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普洱各族人民以“会盟立誓,刻石铭碑”的形式,表达了与党同心、团结到底的坚定决心。

(二)拼搏就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彰显了普洱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自信图强”的高尚品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史上,普洱被称为“蛮夷之地”、“瘴疠之区”,鼠疫、天花、疟疾在思茅流行严重,烈性传染病时有发生,夺走了很多少数民族同胞的生命。解放初期,佤族、布朗族、拉祜族、瑶族、哈尼族的26.33万各族群众在党的关怀和帮助下,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制约,普洱目前10个县(区)中还有8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占全省的8.7%。同时,普洱还处在一个地震高发地带,仅1990年以来,普洱当地发生5级以上地震就达到20余次。面对艰难困苦,普洱各族人民始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面对天灾人祸,普洱各族人民始终艰苦奋斗、自信图强,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普洱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阻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矛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正向着实现中国梦、云南梦、普洱梦的美好愿景不断迈进。

当前,普洱已步入了一个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崭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包容开放 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把握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和“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稳定是第一责任不动摇,保护是第一政绩不动摇,追求绿色、生态、惠民的GDP,不要带血、污染、低效益的GDP,以产业建设为核心,以项目建设和财源培植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全面打好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加快建设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四大基地”,做实做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切实把“包容开放 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转化为我们的思想观念、融入我们的思维方式、成为我们的价值追求,为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普洱篇章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可靠的精神支撑。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