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镇沅改革开放40年不忘初心勇担当砥砺奋进铸辉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19/2/23 13:41:33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靖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4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历经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波澜壮阔的壮丽诗篇,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崭新局面。

40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国、全省、全市一道,伴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踏着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激昂鼓点,全县21万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用坚韧不拔和智慧汗水同全国一起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党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镇沅大地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各项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各族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自信豪迈!

综合实力日渐雄厚  脱贫攻坚战果辉煌

“改革开放前,我每月的工资只有48元,粮食、猪肉、布料等基本生活物资都要凭票限量供应,农村老家的居住、生活条件很简陋、贫困,卫生条件也很差,吃的是苞谷饭,穿的是陈旧破烂衣裤,部分生产队更是穷得吃不饱饭,多数都是挤住在矮小狭窄的茅草房里。而现在每月领到手的退休金就有7900元,收入翻了164倍,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镇沅县九甲镇70岁退休教师罗成儒口中的巨大变化,只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是驱动跨越崛起的引擎,创造了综合实力雄厚的镇沅。40年来,地处哀牢山腹地的镇沅,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也随之跃上新台阶,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群众的“幸福指数”连年攀升,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有没有”变成了“好不好”,高品质生活成为百姓新的追求目标。

201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3.64亿元,是1978年的182.5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4.2亿元,是1978年的688.5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6亿元,是1978年的149.9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6亿元,是1978年的173.2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2亿元,是1978年的589.5倍。

近年来,镇沅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成为全县有史以来最大的民生。制定“12357”脱贫行动计划和“一决定一清单两办法”纲领性制度,出台“9+8”政策,细化20项目标任务,出台21项配套政策,压实“3个50%”责任,抽调1122名干部驻村驻组帮扶农户,3037名领导干部实现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创新“三板管理”模式,实施“5+1”产业扶贫,创新开展深度贫困人口培训等。2014年以来,累计脱贫9659户3452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贫困村退出74个,退出比例97.37%。全县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特色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绝对贫困到基本温饱、再到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历史性跨越,步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脱贫攻坚战果辉煌。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发展后劲动力十足

新中国成立之初,镇沅没有一寸公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镇沅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1年10月动工,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建成的87公里弥宁路是镇沅第一条公路,翻开了镇沅交通历史的新篇章。直到1978年,镇沅仅建成省道公路122公里,县乡道289.45公里,乡村道146.6公里。改革开放以来,镇沅全力加快以路网、航空网、水网、能源网、互联网“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铆足发展后劲。1997年5月,全县110个村全部通了公路。2011年至2015年,投资14.19亿元实施公路项目77个1173.5公里,修建了千家寨、勐五等公路,建成了恩乐民江大桥、振太曼干河桥等。2016年以来,县道干线公路全部达到标准四级公路以上;201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6636公里,100%的行政村通硬化路,100%的村民小组通了公路。40年来,镇沅完成水利水电投资38.5亿元,建成靛坑河、五一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19座,坝塘32座,建成大小渠道7800件;建成山区“五小”水利工程11480件,建成集镇供水9件,全面解决了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实施了新江水库、靛坑河干渠水源工程,完成了闪桥、菠萝坝、文板等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夯实农田水利基础,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6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07平方公里。实施城乡集中供水提升工程,新建水源工程60件,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特色产业优势突显

由于历史原因,基础差、底子薄、交通不便、文化落后,产业结构单一,镇沅人民群众的生活非常贫困。特别是生活在者东镇的苦聪人普遍沿用“木犁木耙、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的原始生产方式。4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上下着眼于打造特色经济优势,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努力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规模,把规模产业做出品牌。经过40年不懈奋斗,形成了矿、林、烟、畜四大支柱产业,茶叶、核桃、蔬菜、林下经济、花卉五大骨干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的“4+5+1”的产业体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形成以“二产拉一产推三产”的发展格局;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6.6:33.2:30.2,初步形成了“4+5+1”产业发展体系,骨干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县有规上工业11户,全县工业总产值24.2亿元,是1978年351万元的688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81亿元,是1978年2471万元的132倍;实现粮食总产量11.58万吨,是1978年5.98万吨的0.94倍;烤烟生产从零推进到跨越式发展的25.81万担,保持全市第一;生态蔬菜闯入上海市场,种植9.07万亩,保持全市第一;茶叶产量从1978上的146.6吨增长到2018年的4715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4.2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民营经济23.92亿元,占GDP比重达44.6%。2018年,接待游客123.7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99亿元。完成国家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一指销天下”初显成效。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面对城小人少、综合条件差的县情,40年来,镇沅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积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了城乡互动、城乡互通、城乡相融的发展新格局。围绕“文、水、特、业”四字,重点推进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提升改造,实施城市提质扩容工程,完成杏源村、尚居佳苑、苦聪人家、哈尼人家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县城绿海路延长线绿化建设,提升改造滨河路带状公园及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实施迎宾路“文化长廊”改造、老城区主干道“穿衣戴帽”工程;完成苦聪人博物馆、镇沅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建设、无量湿地、风雨桥、县城街道鲜花点缀及野花工程、县城出入口建设改造等一批市政工程;县城垃圾处理场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新建了文化广场、文体设施、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突出产城融合发展,完成特色集镇规划11个、村庄规划10个,实施重点村人居环境提升6个、棚户区改造180户,建成曼干田、文帕、船口、大田、等拱等一批美丽乡村。城市管理更加高效规范,建成“智慧镇沅”地理信息平台,联动执法深入开展,累计拆除违建5万平方米。2018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后按板镇老县城的9倍多。勐大、者东、九甲三个省级特色小集镇建设有序推进,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8.8%,基本形成了以精品县城为中心、特色集镇为依托的城镇发展体系。全县农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13.01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末的25平方米;农业、电力基础、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手机、网络代替了信函投递、寻呼、电报,信息闭塞、通信不畅的问题得到全面改观。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改革开放前,教学楼是土基房,自己烧柴做饭吃。如今,校园绿树成荫,多功能教学楼、多媒体教室、舞蹈室、图书馆等一应俱全。学生读书还有国家补助,学生一日四餐,自己不掏一分钱,教育事业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现年57岁的振太镇中心小学教师兰康感慨万千。站在一旁的梁海琼老师笑着打开了话匣子。“30、40年前,一个县顶多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就是3-4个,现在每年上大学的都是上千人”。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坚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城镇低保、医保等惠民政策的实施,群众幸福指数日益提高。2017年,民生支出比重达74.6%,切实解决了群众最迫切、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目前,全县校舍建设达到350082.44平方米,图书、教学仪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日益完善,建立了基础教育、幼儿教育、技术教育等综合配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5.0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9%,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7.47%;初中毛入学率达120.39%,普通高中毛入率达95.95%。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高中教育质量连续4年保持全市第三,被省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合格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成按板镇敬老院和一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动工建设县中医院,城乡2.77万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7%。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欣欣向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民族节庆和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和保护,文化产值比重越来越高。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4851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19600户,城乡困难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深化交流合作能力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40年来,镇沅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放管服”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已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46项、承接34项、保留254项。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开。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无户口人员户籍得到解决。农村支付环境大幅改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59亿元,是1978年392万元的1418倍;贷款余额45.66亿元,是1978年747万元的611倍。坚持抓改革、破难题、增活力,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积极融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抢抓“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机遇,加强与县内外省市的战略合作,主动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参与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圈,把引项目、增投资、打基础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赶超发展的有力抓手,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战略。科技、文化、教育、人才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友好交往日益活跃。先后引进中国黄金集团、云南昆钢水泥建材集团、昆明云岭广大种禽饲料公司等大企业到镇沅投资兴业。2012年以来,引进县外资金248.5亿元。镇沅发展的“外驱力”得以壮大,有效弥补了“内动力”不足的问题,构成了跨越赶超、开放崛起的内外合力。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2018年全县注册个体和私营经济8894户,比1978年47户的189倍;非公经济增加值达23.92亿元,民营经济所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不足10%逐步发展到2018年的44.6%,被授予“云南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优势更加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从大力发展以木材、人造板、林化为主的林产业到建设“芳香镇沅”,镇沅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从源头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县建设步伐,实现山青水洁天蓝土净目标,持续推进森林镇沅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生态文明之路。在全市率先实行以煤替代木柴作为烤烟燃料,减少了烤烟产业对森林资源的消耗,自断“木头财政”后路,制定出台了严格保护生态的各项措施。推进“七彩云南·生态镇沅”保护行动,落实林权改革政策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治理、森林抚育、生态公益林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严格控制木材采伐指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实施绿色经济创建项目7个,种植核桃36.4万亩,产量达5500多吨,分别是1978年前的204倍、220倍,发展林下经济开发种植面积达3.5万余亩。实施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停伐天然林保护238.29万亩,营造林5万亩,比1979年增加39233亩,义务植树40万株,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45%增加到2018年末的71.99%。建成省级生态文明乡镇3个、市级生态村99个;生态绿色屏障不断夯实,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8年,实现林业生产总产值23.07亿元。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90%,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68%,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5%和75%。建立流域库区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突出乡村环境污染治理,规范农村农药、化肥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镇沅青山绿地、碧水蓝天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

突出党建引领地位  发展保障更加坚实

坚持把夯实基层党建作为工作重点,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到625个,党员发展到9678名。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核心,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初步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格局和运行体制,创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对全县605个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驻点帮扶。建成村民小组公共活动场所746个,其中党员10人或人口200人以上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全县10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万元。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人才队伍不断培养壮大,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人数从1978年的17.01%到2017年的59.52%。坚持“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2018年宣传媒体由40年前的几只高音喇叭发展到有自己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镇沅信息网、两微一博、《茶树王》文学期刊等,建起了宣传文化中心、图书馆、体育场。9个乡镇有文化广播电视中心,积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汇聚正能量,为推动镇沅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狠抓理想信念宣传教育、突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继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先进平安县、国家宜居小区等荣誉称号,九甲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宜居小镇”,勐大镇大仓组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宜居村庄”。

40年,闪片房、茅草房、竹瓦房、竹篱笆房退出了历史舞台,“人畜共居、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状况一去不复返。

40年,农村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40年,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精神和物质文明层次更高了,手机、车子代替了石磨、石碾的声音,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路网四通八达

△旅游产业呈现可喜局面

△▽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收入增加,群众的“幸福指数”连年攀升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实现党员 10 人或人口 200 人以上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

△以健康扶贫为手,除“病根”斩“穷根”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群众满意最根本幸福提升靠奋斗—... 下一篇: 我们的春节这样过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