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的十九大专题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让科技为脱贫“加把劲”——普洱市科协系统助力精准扶贫纪实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钟云  时间:2019/4/10 9:48:08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钟云  通讯员  杨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大局和中国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要求,聚焦贫困地区科技需求和短板,以帮助贫困人口增收增智为目标,坚持“科技助力、智力帮扶、素质提升、产业先导”的扶贫理念,积极探索科技助力精准脱贫的“科协模式”。通过整合科技扶贫力量、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科学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科学素质等措施,开出了“科普”助力精准扶贫的药方,取得了明显成效。

精准扶贫  强化科普先行

市科协把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作为科协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真抓实干,凝心聚力开展科技精准扶贫。

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强化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普示范建设,引导科普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促进科普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和转移,解决贫困地区科普设施和科普资源覆盖不足的短板。2018年,共争取国家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资金115万元、省级科普专项资金302万元,市科协投入265万元,共扶持或建设农技协7个、科普示范基地6个,扶持科普示范县2个、科普示范村7个,扶持特色农业产业7项,开展双语科普3个县(区)。各个项目实施点发挥项目和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科技支撑、智力帮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大力增强贫困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高贫困户的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

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普信息和科普设施向贫困地区和人口覆盖。在全市各县(区)开展“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试点建设,建设科普中国社区e站、校园e站和乡村e站终端设备共98台,建设科普视窗LED大屏三个,与电视台合作开办《普洱科普》《科普大篷车》栏目,推动“科普中国V视快递”落地普洱广电网络点播平台。通过拓宽科普宣传渠道,高效精准投放农业生产技术、健康生活等相关科普知识,提高贫困人口科学素质。

提升贫困人口的科学素质,做好贫困地区贫、智“双扶”工作。市科协通过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科技展览等措施,强化贫困地区的科普服务供给,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素质。普洱市科协把“全国科普日”等常规品牌活动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并向基层延伸和倾斜。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普大篷车进基层校园巡展及流动科技馆第二轮巡展等活动,积极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国科技周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培训、讲座、展览、咨询、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科普知识,各县(区)结合实际同步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科普开放日、网络科普、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系列活动。全年共创建科普示范学校3所,通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高校科学营等活动,培养贫困地区青少年奋发图强意识,向贫困地区宣传了要脱贫,思想先脱贫。

如今在普洱乡村,在养殖场、牧业公司、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依靠科技发展养殖种植业的忙碌身影。在中国工程院挂钩帮扶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通过科学种植冬季马铃薯,农民实现亩均收入9000元;在镇沅和平镇麻洋村下麻洋组,参加茶叶种植培训的王正发,茶园面积已经发展到200亩,实现年产值48万元,并带动村里30户5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茶叶种植,年人均实现增收2000元。仅澜沧一县,预计到2020年,科技扶贫将带动澜沧2.8万户以上贫困户、9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搭建平台  提供科技支撑

以认真贯彻落实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职能为切入点,积极搭建平台,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站、学术交流平台等,凝聚了从中国工程院到市、县(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技力量,共同助力脱贫攻坚。

协助建立科技助力扶贫决策咨询体系。2017年以来,市科协充分整合智力资源,协助搭建决策咨询平台,畅通咨询渠道,建立高质量的决策咨询体系,推进我市的科技智库建设。对接24位“两院”院士受聘担任市政府顾问,为我市的科普助力产业扶贫、绿色发展等工作献计献策。创建院士工作站1个、科技专家服务站4个,2018年全市共申报云南省专家科技服务站7家。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和长效机制,为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技术支撑,确保农民可持续增收,对普洱特色产业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9月,市科协承办了第七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来自省内外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围绕年会主题及绿色发展、精准脱贫和普洱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广泛深入开展研讨,并形成咨询报告。在专题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普洱茶、咖啡、 核桃、 坚果、 蚕桑等绿色产业现状、种植新技术和发展前景、产业竞争力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年会收到参会论文225篇,其中普洱市69篇,为普洱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撑。

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攻关,切实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投入20万元资金,联合云南中医学院和市民族医药协会共同进行阳春砂仁种植技术课题攻关,投入10万元引进优质红薯品种88个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开展品种和种植技术试验,为党委政府决策打造红薯产业提供参考。在澜沧糯扎渡雅口村打造“天麻种植科普示范基地”1000平方米,辐射带动种植100亩。自中国工程院开始定点帮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市科协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主动做好院士专家的服务工作,积极跟进,协调中国工程院、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农业大学等力量,通过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农村专业技术培训等举措,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和服务向基层集聚,推动当地大力发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项目,以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发展农技协,建立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科技服务平台。近年来,市科协以产业基础为导向,通过强化管理、扶持引导,大力发展农技协、农技协联合会等基层科技组织,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各农技协、农技协联合会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围绕贫困地区实际需求大力开展产业建设、品种引试、技术示范、科技培训、产销服务等,与建档立卡贫困村(户)精准对接和覆盖,助力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脱贫。目前,全市共有农技协209个,农技协联合体50个;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农技协61个。农技协的发展有效地帮助会员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提高了会员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为贫困户建立了进入市场的渠道,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为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各级科协组织上下联动,紧密协作,由“单打独斗”向“编队启航”转变。把基层各类企业、基地负责人以及基层科技致富带头人、土专家、土秀才积极吸引融入到科协组织、农技协组织中来,依托科协组织的平台和资源,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为更多的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探索并形成“秀才+协会+贫困户+科普基地”“农技协+村党总支+贫困户”等服务和发展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产业支撑,实现农民增收。2017年,成功推荐了澜沧县竹塘乡龚老五和西盟县中课镇张伟胜两位同志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深入一线  开展科技培训

引领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接长”手臂、面向基层、重心下沉,将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努力肩负起科技精准扶贫的神圣职责与神圣使命。市科协紧密围绕贫困地区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对贫困户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的培训,结合当地种、养特色,由被培训的乡(镇)、村提出要求,市科协选调专业对口的专家到现场开展面对面讲授,使每个接受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人口至少掌握1-2项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扎住根的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比如镇沅农民种植瓜菜较多;孟连农民养牛较多、种植反季节蔬菜等。市科协了解当地实际需求后,有针对性地邀请农村经济、蔬菜、果树、养殖等不同领域的多名农业专家,为各地的贫困户、科技示范户、村干部进行科技培训。培训不仅走进课堂,还深入田间地头、农业种植大棚、畜禽圈舍中,实地现场为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集中讲解,深受各地农民朋友的欢迎。

“听说专家要来给讲课,我们一大早来到培训室,来不了的邻居还让我用手机录下来。这次能跟专家面对面交流,解决了以往种植遇到的问题,专家还给我留了电话,遇到技术上的问题随时可以咨询老师帮助解决。真是太方便了!”镇沅和平镇麻洋村中麻洋组的建档立卡户邓世有在参加培训后激动地说。邓世有从2016年开始试种油辣椒和荷兰豆,因为缺技术、不善管理,所种植的蔬菜始终没有让他走上致富路。经过培训后的邓世有信心满满,打算明年扩大蔬菜种植规模。

“听说专家来讲课,我是专门过来‘取取经’的。”九甲镇和平村麦子山小组的周建香说。“今年我家种植的大部分滇重楼根部全部腐化、霉变,试过好多方法都没能救过来,损失近万元。”周建香遗憾地说,“如果能够早点听专家老师的培训,我就不会有这些损失了。不过好在这次参加了培训,学到了技术。”周建香兴奋地说道。

这些只是科技培训活动的几个剪影。每次培训课堂上,先是听专家讲解,接下来就是争先恐后地提问,每个参训的农民,都生怕自己不能和专家交流。

“给农民朋友讲课得用他们能理解的、最通俗的话讲。为了吸引他们听课,我经常会琢磨怎么讲他们更爱听,会穿插几个笑话,这也能拉近我们的距离,让他们在互动的时候不拘谨、大胆提问,提高培训的实际效率。”专程到镇沅授课的市农业专家周建林说道。

仅2018年来,市科协系统就开展实用技术、科技致富培训350余场次,举办农函大培训班40余场次,累计完成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6.2万人次。在培训中,注重吸收本土的致富带头人和基层科技人员为授课教师,让这些“土专家”“土秀才”现身说法,传授经验,这种“农民干给农民看,农民带着农民干”的做法接地气、易推广,更容易获得群众信赖、鼓舞百姓信心,更具有说服力,深受贫困户的欢迎。

 

△普洱市科协党支部与澜沧县糯扎渡镇雅口村党总支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调研天麻种植

 

△专家到田间地头为农户进行农业知识集中讲解

 

△调研社区科技馆

 

△普洱市科学技术协会“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会

 

△首届普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竞赛

 

△封闭问辩现场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 下一篇: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