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的十九大专题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足音铿锵奔向小康——普洱市扶贫工作纪实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钟云  时间:2019/4/16 16:37:52  点击数:

林下三七种植(本报记者 王承吉 摄)

普洱日报讯(记者 钟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减贫人口48.87万人,贫困人口从64.85万人减少到15.9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4%下降到8.12%,761个贫困村有410个出列。宁洱县率先脱贫摘帽,镇沅、景谷、孟连、西盟4个县已通过第三方实地评估检查。

政策完善

攻坚基石筑得牢

普洱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从强化思想认识入手,突出学习领会,做到知行合一。2016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委理论中心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共同召开会议145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26期,培训干部6.8万人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同时,结合普洱实际,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等一批政策文件,构建全程规范的政策体系。

制定出台《普洱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县(区)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贫困退出机制实施方案、行业扶贫考核办法等,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考评体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全覆盖,并纳入市委巡察工作重点,推行“电视问政”,对脱贫攻坚的典型问题电视曝光,实现了监督无禁区,追责零容忍。2017年以来,全市共约谈提醒3056人,问责37个单位、245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18人、移送司法机关11件11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件75批384个问题605人。

尽心履职

俯下身子真扶贫

自开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以来,普洱市始终把强化“五级书记抓脱贫、党政同责促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里,采取组织领导到位、机制建设到位、靠前指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质量问效到位等举措,以促进扶贫政策、责任、工作落实到位。

为确保脱贫工作力量下沉,注重从强化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抓起,推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组织领导到位。建立完善市、县(区)、乡(镇)、驻村第一书记、村书记脱贫攻坚领导体制,切实让有责任的脱贫人挑起担子,行使好职能;对照脱贫指标,将33名市级领导分别挂联10个片区县、挂包32个乡(镇)、挂帮33个贫困村,坚持目标、问题、效果三个导向,注重2个深度贫困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统筹,着眼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落实,把好“扶持谁”的精准扶贫关口,着力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统筹市、县(区)两级脱贫攻坚扶贫资源,成立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脱贫攻坚指挥部,实行市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扶贫办主任管理机制,对脱贫攻坚实行靠前指挥,切实发挥脱贫攻坚“指挥部”“参谋部”的作用;健全完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长效机制,建成驻村扶贫工作队761支、选派队员2869名,组织4.66万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挂上钩、结成对,实现“挂包帮”双向全覆盖,充实一线脱贫攻坚骨干力量;坚持领导率先垂范,示范带动,让“一线调研脱贫、一线检查脱贫、一线督战脱贫、一线问效脱贫”机制成为常态,培养使用真扶贫、能扶贫、会扶贫的干部,激励干部奋战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扶贫队伍作风建设,按照“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结合“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年”部署,有序推进电视问政、广播在线问政、脱贫成效问政工作落实,从严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妄作为行为。

“我一定抽空多回家。”说这句话的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连锦、钟椿梅夫妇。连锦、钟椿梅是我市2869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中的一对夫妇,为了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夫妇俩毅然把家从县城搬到了驻村扶贫的雅邑乡,把一家老小安置到了临时出租房里。一家四口,年纪最大的父亲70岁,最小的才出生几个月,被称作“扶贫战线上年纪最大和年纪最小的脱贫‘战士’”。连锦、钟椿梅夫妇成为远近闻名的扶贫“励志夫妇”。 对症下药

精准施策促脱贫

脱贫攻坚成败关键在精准。普洱市的精准扶贫,体现在精准发力,结合全市大扶贫格局,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症下药,分类施策,打造“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

普洱市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治本之策,搭建“县(区)有龙头企业、乡(镇)有支柱产业、村组有主导产业、农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开发格局,茶叶、咖啡面积和产值均居全省第一,获有机认证企业数和产品数均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成运营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探索出宁洱“311”、镇沅“5+1”入股量化补助、孟连“334”模式发展牛油果产业、景东劳务合作社等产业就业扶贫的典型经验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科技”的模式。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产业覆盖率达100%,新型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覆盖率达98.24%,投入产业资金占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36.95%。

“十三五”期间,全市有81805人要“挪穷窝”,为确保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普洱统筹新村布局、村庄规划、民居设计,同步落实产业发展、培训就业,同步推进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2016年以来,603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生态护林员上岗就业,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贫困人口逐步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2018年,普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实现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73%,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96.94%,实际支付比例90.73%,大病专项救治3.07万人,救治进度99.7%,贫困群众已经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

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13.8亿元投向“全面改薄”项目,思茅、宁洱、景东、景谷、镇沅、江城6个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墨江、孟连、西盟3个县于2018年11月接受国家评估,待公布评估认定结果。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资助体系,加强“控辍保学”,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辍学率为0.01%,初中辍学率为0.19%。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老达保村过去是国家级贫困村,很多村民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2013年6月,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公司成立了。此后几年,村民把朗朗上口的拉祜歌曲唱上央视舞台、唱进国家大剧院,还漂洋过海唱到国外,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拉祜音乐火了起来,演出、旅游综合收入超千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当地的拉祜族群众在跳跳唱唱中快乐脱贫。

力量整合

群众参与得激发

整合社会帮扶资源,引导和团结社会各种力量助力脱贫,从中央到省级到市各相关单位、企业,上海市金山区、黄浦区共同助推普洱脱贫攻坚,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成为普洱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力量。

5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8个贫困县, 2018年投入资金和物资3212万元;上海市黄浦区、金山区对我市9个贫困县扶贫协作实现全覆盖,有20个镇(街道)与我市35个贫困乡(镇)、22个贫困村结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落实扶贫协作资金2.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85个;华能集团澜沧江水电公司集团捐赠13.5亿元,帮扶澜沧“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资金已到位8.4亿元;省级32家、市级141家单位参与定点扶贫工作,“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有序推进,有128家企业(商会)帮扶2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激发人才的聪明才智,形成人才合力,助力脱贫攻坚。先后吸引30余名院士、420名高层次人才到普洱开展智力帮扶。建成各级院士专家工作站36个。澜沧竹塘乡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挂帅科技扶贫前线的“指挥部”和“作战部”。近年来,朱有勇等100多人次院士专家先后深入竹塘乡,播种并收获了一大批科技扶贫“试验田”。在他们的帮扶下,冬季马铃薯亩产从几百公斤增加到3吨以上,亩产值达到9000多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越来越多的群众圆了脱贫梦、致富梦。

“宾弄赛嗨”是孟连傣语,“宾弄”意为亲戚,“赛嗨”意为朋友,指傣族与周边其他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交的“没有血缘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关系,是普洱各族群众团结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典范。近年来,普洱采取“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情感联系,社会受益”的模式全面推广“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进程。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勐马村小寨村民小组傣族组长波岩嫩与贺莫村民小组拉祜族扎体是一对“宾弄赛嗨”。波岩嫩家里耕牛很多,但劳动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难题,从2010年开始,他把8头牛送到扎体家饲养,生下牛崽两家人进行分配。多年来,扎体家靠养牛分成,滚动发展,至今已获利近四万元。目前,波岩嫩寄养在扎体家的牛也增加到了10余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普洱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开展各类实用人才培训,实施农村党员带富工程,推广“班户联建”“党员家庭课堂”“党员中心户”等网格化管理方式,引导党员带头创业致富。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开办的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对农村好吃懒做的青壮年进行半军事化管理技能培训,让“懒汉”变“好汉”。

“绝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普洱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坚定目标。为了尽早达成这一目标,普洱精准发力、深处着力,坚持定力、开足马力,正步履铿锵,携手迈向小康之路。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早春又看梯田绿秧苗长到蝌蚪高(... 下一篇: 思茅区生态扶贫让贫困户得实惠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