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普洱市加快推进茶产业深度融合—— 延伸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打造供应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3/4/23 10:33:25  点击数:

本网讯  茶产业是普洱市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农业产业,也是普洱市的第一支柱产业。近年来,普洱市加快推进茶产业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普洱茶有机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有机茶引领提质增效

“今年春茶的口感比往年都好。”春茶采摘接近尾声,在普洱市北部区茶叶批发交易市场,茶农和茶商这样评价今年的春茶。

每天一大早,普洱市各个茶区的茶叶毛料被茶商运进市场,一袋袋新鲜炒制的春茶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空气中茶香四溢,这是普洱特有的味道。全国各地的茶商走进市场寻茶、尝鲜,抓起一把干茶,看色泽、闻香气,从条索、芽头、颜色,判断茶叶采摘和炒制的品质,挑选出满意的商品。每年一次的茶山之约,也让全国各地的茶友品尝到第一波新茶的清香。

“我每年都来收茶,这几年,普洱的春茶品质有了明显提升。”来自新疆的茶商马先生今年2月以来一直在市场转悠,至今已购买了几十吨绿茶发往西北。他说,春茶是茶树憋了一个冬天抽出的嫩芽,口感好、价格也高,今年春季降雨偏少,茶叶发得慢,头一波春茶的口感更有味道。

在思茅区倚象镇营盘山村茨竹林村民小组茶农谢成看来,这些年春茶品质好不仅仅是气候的关系,更多的还是当地开展有机茶园建设以及茶叶初制所清洁化改造的成果。谢成家种有10多亩茶,5年来都没有施肥打药,他坚持有机茶转换。

近年来,普洱市按计划推进有机茶园转换工作,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补助茶农、茶企,去年实现有机茶园转换12.4万亩。经过几年的建设,普洱市有机茶园认证基地面积累计达49万亩,认证企业数和认证证书数均居全国第一。

景谷大白茶是普洱的一个独特品种,芽壮叶大、银绿批毫,深受广大茶友喜爱。通过有机茶园建设,景谷大白茶获得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已达8万亩,还发布了《景谷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景谷大白茶》两个团体标准,完成数字白茶产业链追溯平台建设,有机品质带动茶叶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一带,部分出口欧美市场。

从茶园到茶杯,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今年3月,云南普洱国资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有机茶精深加工项目正式开工,按照有机化、设施化、数字化理念,建成有机茶加工示范工厂。同时,云南农垦有机茶精深加工、澜沧古茶茶妈妈生产线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市茶叶产量、综合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名山茶带动品牌打造

位于澜沧江畔的景迈山是普洱有名的古茶山。去年,景迈山古茶林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从茶山到景区,景迈山的品牌影响力正拓展到更宽领域,这里的村民不仅仅是守着祖先留下的古茶树,通过茶旅融合、品牌打造还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景迈山依托古茶树资源保护,通过挖掘生态资源、文化遗产等特色,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开发文旅产品,古茶山的持续“蝶变”带动了茶农增收、产业增效。

“对茶农来说,景迈山这个品牌让生态茶园建设获得了价值溢价,保护了古茶树资源的同时,茶农也受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岩赛乱说,景迈山古树茶从2006年开始受到市场认可,价格从过去每公斤几十元一路上涨,到2022年,春茶单株可以卖到每公斤1800元到2000元。然而,古茶树资源毕竟有限,为了追逐经济价值过度采摘不利于长远发展。为了带动群众更好增收,当地政府补助相应资金,带领村民开展生态茶园改造,借鉴景迈山古茶园“林下茶种植”模式,在景迈山上生态留养了大面积的茶树,这些生态茶树和古树茶生长环境相同,种植模式相同,口感品质并无区别。在景迈山古树茶市场行情的带动下,生态茶价格也逐年上涨。

景迈山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填补目前世界遗产中没有茶文化遗产的空白。“景迈山”茶成为普洱茶叶产区品牌打造的一个成功案例。近年来,普洱市形成了思茅老安寨古茶园、宁洱困鹿山古茶园、墨江凤凰山古茶园、镇沅老乌山古茶园等多个品牌,人们耳熟能详的茶叶名品多点开花。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宽宏村六组是困鹿山古茶园所在地,在名山茶品牌的带动下,茶产业成为宽宏村六组村民的增收产业。

目前,村里的茶叶鲜叶价格最低的80多元每公斤,高的则上千元每公斤。村民范鸿学家有60多亩茶园,随着困鹿山古茶的知名度提升,茶叶价格上涨,村里的茶叶供不应求。范鸿学从中看到了商机,收购村里的鲜叶,建起了茶叶初制所,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全年生产的干毛茶量达3.5吨。(云南日报记者  沈浩  胡梅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普洱市推进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 下一篇: 全国首条自动化智能化茶叶初加工...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