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变金山——景东彝族自治县核桃产业发展巡礼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19/11/4 11:12:53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平/文 李世华/图)授衣九月,秋高气爽。此时的景东,看山山绿,看水水清。走进漫湾镇温竹村曼壮村民小组,满目皆绿,山坡上、沟壑间,到处是长势喜人的核桃林。果农们采摘、装袋、上车,忙得不亦乐乎。董连军家的核桃收购点一袋袋待剥的核桃青果垒得山一样高,村民忙着剥壳、称重、烘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20多年的发展,睿智的景东人用勤劳的双手掘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强、群众富、具有景东特色的核桃产业振兴新路子,昔日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装,变成了“绿色银行”。2019年,全县135个村1467个村民小组4万多农户种植核桃59.4万亩,投产28.7万亩,干果产量10927吨,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

着力打造“一县一业”

景东县是云南省50个核桃重点种植基地县之一。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发展优势,把核桃产业定位为“一县一业”的高原特色产业,按照“生态立县,核桃富民”战略,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为根本,以提升森林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采取三大举措,重拳打造核桃产业。

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核桃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2015年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无量山、哀牢山绿色生态经济带的意见》《关于推进有机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文件,为大力发展核桃生产提供了政策保障和依据。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项目,整合项目资金全面开展核桃基地建设。从1998年到2019年,全县共投入中央、省级项目资金1.25亿元,市、县扶持资金400万元。

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发展,核桃产业已成为景东县精准扶贫的精准产业,成为精准扶贫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2019年,全县建档立卡户12605户种植核桃70206亩,投产42123亩,产量3717吨,产值5054万元,户均核桃收入4016元。

推动核桃产业发展壮大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核桃提质增效、木本油料林建设、中央造林补贴等十大工程,全力推动核桃产业发展,一个青山绿水、生态优美的“核桃村”“核桃岭”正在成形。

2002年以来,全县完成退耕还林任务357223亩,发展核桃种植161390亩,覆盖13个乡镇 121个村21390户农户8.41万人。利用天保工程项目、木本油料林建设工程、中央造林补贴工程,全县发展核桃216734亩。同时,积极实施良种苗木工程、核桃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核桃育苗新方法、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提升核桃品质。另外,整合林业项目资金,加大核桃集中种植片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核桃产业发展。

推进核桃产品精深加工、精选保鲜、精美包装等体系建设,形成一批品种对路、档次较高、有机绿色的核桃产品,全力打造名优无公害品牌。2009年,“景东核桃”获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4年,“景东核桃”获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2017年,完成“无量之子”和“壮壮桃桃+图形”第29、31、32、35类商标注册,完成“景东核桃+图形”第29、31、32类地理证明商标注册,完成“景东核桃”5个图文著作权(版权)注册,完成“景东核桃”9个核桃外包装外观专利注册;在2018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景东核桃排名102名、品牌价值3.72亿元。

核桃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核桃市场体系,构建以核桃为重点的林产品营销市场网络;支持企业、合作社、协会开展营销业务,加强产品推介;充分利用广告、会展、商务洽谈、传媒等各类平台开拓市场。

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景东山地面积占95.5%、贫困面广。如何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百姓脱贫致富,做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念好山字经、做好林文章”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立足点,大力发展核桃产业。2019年,全县核桃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成为全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景福镇岔河村是景东县核桃种植面积最多的一个村。2019年,全村463户农户有420户种植核桃10978亩、产量238吨,收入560万元。“补贴家用全靠这棵核桃树了。”一辈子与核桃打交道的凤冠山村民小组杞仕进,2017年核桃提质增效21亩,产量增加200公斤左右。

漫湾镇温竹村有454户农户,户户有林地,家家有核桃,全村种植核桃1.02万亩,户均有核桃22.5亩。2019年,全村核桃鲜果产量1400吨,产值280万元,户均收入6167元。

漫湾镇安召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吴正科说:“我们安召村478户种植核桃1.01万亩,全村有60%的建档立卡户就是靠核桃产业脱贫的。大村组建档立卡户何德香家种植核桃110亩呢。”得益于核桃资源优势,何德香于2017年成立“普洱漫德香茶业核桃家庭农场有限公司”。2018年,收购加工外销核桃收入260万元,纯收入突破50万元。她还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近打工,让他们获得务工收入6万元。大村组建档立卡贫困户何德松长期在何德香家打工,每年工资收入1.2万元,加上家里的核桃、茶叶等收入,2018年如期脱贫,走上了致富之路。像何德香这样的核桃收购商,安召村就有25户。

一个战场打赢了两个“战役”

生态兴则文明兴。

实现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产业扶贫是根本之策,保护生态是根本之基。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立县,核桃富民”为战略,从1986年开始,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核桃提质增效、木本油料林建设、中央造林补贴项目工程,全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使全县森林覆盖率从53.2%增加到70.73%。

一树核桃,金果玉叶,绿了山头,富了百姓。正在核桃林下除草的新民村大麦地组张海平为我们讲述了他家变迁的故事:“我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麦地,这里山高坡陡,气候寒凉,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村邻百姓以砍柴、烧炭、卖明子为生,山林砍后种青稞、种玉米,种了几山几洼,到头来也只是种一坡收一萝,填不饱肚子。那年,景东县实施退耕还林,我们小组享受国家的各种补贴,46户人家全部搬迁到县城附近居住,并在原来的荒山荒地种植核桃200多亩。因为搬到城附近,农闲的时可以到城里打工。我主要是到工地里砌砖,老婆到工地里提沙灰,每年打工收入5万元,卖核桃收入6000元,加上卖猪卖菜,一年到头收入有7万多元呢。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吃得饱,穿得暖,盖了新房,还有了存款。不打工的时候就上山来管管核桃,来老家呼吸新鲜空气,身体也好了。真的要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的国家。”

核桃加工作坊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喜看稻菽千重浪——景东彝族自治... 下一篇: 云南省文化大篷车惠民演出走进丽...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