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普洱两会
 

坚持生态先行树牢保护理念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王福蓉   时间:2020/5/16 12:47:41  点击数:

编者按

绿色是普洱的最大特色、发展底色,生态是普洱最大资源禀赋。普洱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扛起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新使命,通过生态环境“探索、防治、保护”三部曲,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让绿色普洱更好地绿起来、永远绿下去,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普洱新篇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呵护普洱“美丽容颜”——普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 通讯员 王冰 文/图)长期以来,为了保护好普洱“绿色财富”,给子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普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扛起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新使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探索: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

打造绿色发展的普洱样本,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普洱义不容辞的责任。普洱精心呵护绿水青山的“不老容颜”,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体系,探索环境保护联动执法机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推行绿色经济考核评价。在全省率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率先建立“绿色检察”制度。将环保工作纳入综合考评,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作为“一票否决”事项。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出台《普洱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普洱市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普洱市中心城区五湖两库保护治理攻坚作战方案》。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组建了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和 10 县(区)分局,进一步整合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队伍保障。

防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9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普洱市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领域,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制定《普洱市轻度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工作方案》。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42台,完成率102%。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53家,完成率100%。严控挥发性有机物,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273座,完成率100%。全面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油罐置换油品抽检化验达标率100%。严把新车准入关,新增新能源电动汽车 370 辆,新增或更新的城市公交车、出租车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达100%。

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研究制定《普洱市澜沧江、红河、怒江三大水系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方案》。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开展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完成普洱市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完成率100%。完成7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划定水源保护区93.27平方公里;4个市级和10个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结果均为优秀。加强思茅河水环境治理,强化思茅河监测评估和监管执法,建立水质变化预警机制。

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全市114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地块基础信息调查和风险筛查纠偏工作。开展疑似污染地块土壤调查工作,建立污染地块排查工作协调机制;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整治工作。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和普洱市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全市103个乡镇共12378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及需求调查。提速建设普洱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不断强化核与辐射污染防治。建成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站1座;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为 100%。组织开展核安全宣传活动,开辟专栏发布核与辐射安全知识。完成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期间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及应急值守,集中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监管,组织完成 2019年普洱市辐射事故应急演习。2019年普洱市未发生辐射环境突发事件。

保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立足于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普洱市坚持高位谋划,重点推进,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提升。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普洱实施方案》,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湿地恢复、生态移民等重点工程,积极探索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和森林火灾保险新路,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补偿制度。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主流化运用,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第十一届“中德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普洱市做主题发言,并受邀出席中英自然资本研讨会、第五届中英环境科学与政策国际研讨会。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县域生态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和“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扎实开展“绿盾 2019”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完成4个批次13个1138处自然保护地问题点位实地核查。完成普洱市生态保护红线移交及调整评估工作。强力推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2019年普洱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的5个县全部通过考核。多年来,普洱市获得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逐年增加,2019年全市同比增加 21.9%,为当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65个乡镇进入省政府拟命名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公示名单,9 个县完成第四批省级生态文明县申报,成功创建2 个省级绿色社区和 7 所绿色学校。

强化环境科技工作。建立市级张风春专家工作站,开展普洱市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研究。完成云南省普洱市西黑冠长臂猿物种价值评估项目的省级社会公益项目类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申报。开展普洱市亚洲象物种资源价值评估前期调研。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远。普洱市将以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更高形态,为新时代中国生态城市发展作出新的探索,树立良好标杆。

 

△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现场

 

强化环境监管执法 擦亮普洱生态底色

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 通讯员 王冰 文/图)2019年以来,普洱市坚持依法依规、科学制定、实施可行的监管执法措施,坚守环境保护执法必严的法律底线,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

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下放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积极开通环保审批“绿色通道”,切实做好环保审批服务保障工作。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351项,涉及投资160亿元,审查规划环评1项;核发排污许可证86家,涉及11个行业;申报登记危险废物转移单位234家,转移申请408批次;核发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1家。

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督促检查。以“千吨万人”水源地为重点,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以打击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为重点,组织开展“清废行动2019”;以危险化学品企业、尾矿库、含铊企业、思茅河流域涉水企业、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为重点,持续开展督促检查。2019年,全市共实施一般环境行政处罚案件86件,共处罚款689.26万元。

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生态环境监管,开展环境监察稽查,规范监察工作程序,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问题整改任务共11项,已完成整改任务8项,达到时序进度3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任务共23项,已整改完成21项,达时序进度2项;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55项,已完成整改50项,达到时序进度4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共向普洱市交办举报案件37件,已整改34件,完成验收33件。

 

△到企业开展现场执法

 

多向发力 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水平

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 通讯员 罗红云 文/图)近年来,普洱市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环境监测能力水平,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监测支撑科学治污、精准施策的决策参谋作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市共设置11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位、17个河流断面、1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5个湖库监测点位、6个土壤环境背景点、29个土壤环境基础点位和22个土壤环境风险点位。11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和6个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已全部建成投入运行,1个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站完成建设。

积极开展中心城区负氧离子监测工作。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合作,完成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工作,城市空气中负氧离子最高浓度达14172个/立方厘米,是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清新空气标准14倍以上。

全力推进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组织开展普洱市思茅区PM10、PM2.5、臭氧共3项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完成秋冬季节源解析报告和春夏季节源解析报告。

强化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建立环境空气质量预警机制,及时向县(区)和部门发出预警信息,科学指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了思茅河水质变化预警机制,加密思茅河水质监测频次,分析水质变化趋势,形成水质监测专报,科学指导思茅河水环境治理。

做好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公开工作。2019年,实时公布主城区空气质量状况,按期公布地表水和饮用水环境质量,安装在线监测设施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全部在云南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发布。

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全市共有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站)11个,5个已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完成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专项调研,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行监测水平。

加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完成参与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的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专项检查。根据2018年国考结果,5个国考县中,景东稳中向好,镇沅、澜沧、西盟、孟连4个县“保持稳定”。

 

△水源地水质检测

 

环境整治让乡村更美丽宜居

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 通讯员 王冰 文/图)近年来,普洱市依托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支持,大力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村变美、环境变好,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统筹推进见成效。通过建立机构明确责任,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协调整合项目资金,统筹解决村庄环境问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91个非城关镇有58个建有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63.73%,有84个建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92.31%。实施79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共涉及127个行政村,累计投入各级资金约1.8亿元,削减了农村污染物排放量,提升了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了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措施创新见成效。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我市各乡(镇)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乡村“颜值”。针对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滑石板村人象矛盾突出的问题,尝试把农村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向滑石板村投入80万元资金用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并将亚洲象保护项目也安排在滑石板村,建设亚洲象食源基地,开展亚洲象预警监测和宣传教育,促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思茅区倚象镇竜竜村用“土办法”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发挥氧化塘和湿地的经济效益,制定了“谁种,谁管,谁受益”的办法,允许管理者在氧化塘里种植水葫芦,在湿地里种植茭瓜等农作物,作为管理污染治理设施的回报,取得良好效果。

长效机制见成效。乡村靓起来,更需要长效机制,让这样的高“颜值”成为“新常态”。我市所有治理村庄都制定了环境保护村规民约,明确责任,将门前卫生、排污沟渠清理、绿化美化实行“门前三包”。建立公众监督共管的长效机制,成立村组环境管理监督队伍,开展生态户、村庄环境保洁先进户等环境行为评比活动,让村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村庄环境保护工作中。将环境治理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思茅区菩提箐和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芒费村发挥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让村民真正体会到环境改善的实惠,提升环境管理的能力和意识。

 

△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记者 王承吉 摄)

 

△水质监测自动站

 

△河道环境整治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让法治之花开满普洱大地——普洱... 下一篇: 普洱市应急管理局: 跨越奋进出...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